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緬懷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3.體會人民對他衷心愛戴、依依不舍的情感。
教學重點:緬懷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體會人民對他衷心愛戴、依依不舍的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人民對他衷心愛戴、依依不舍的情感。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名言導入,入情入境:
師:孩子們,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寫道:“有的人死了,但是他還活著。”鄧小平爺爺就在大海中永生。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走近這位偉人,感受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板題)
二、及時復習,分散難點:
師:幻燈片演示:
本文是按()順序寫的,即()()(),向我們展示了催人淚下的場面。(指名學生回答:飛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別大海)
師:掌握得很到位。
三、指導自學,設置情境:
1.師:就讓我們跟隨專機飛向祖國遼闊的大海!
(投影演示),指名學生讀。
自學提示:1.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1自然段,思考:
你看到了什么情景?你體會到了什么?
小提示:(讀書要留下痕跡,請邊讀邊勾畫有關內容。)
生:邊讀邊勾畫。
2.師:(組織自學匯報)孩子們,誰來匯報你的自學成果?
引導學生說出: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銀色的專機離開北京西郊機場,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緩緩地繞飛一周,然后穿過云層,飛向祖國遼闊的大海。機艙里安放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愛戴的鄧小平爺爺的骨灰。
體會到:不忍離去、豐功偉績、衷心愛戴
3.小結板書:飛向大海依依不舍
四、自學合作,突破難點:
1.師:孩子們,“最后一個篇章”如何理解?引導學生說出:“鄧小平爺爺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好,孩子們,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xù)跟隨專機去目睹撒向大海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2.(投影演示),指名學生讀。
自學合作提示:請自讀2-4自然段,思考:
(1).從“嗚咽”一詞你體會出了什么?
(2).奔騰不息的浪花會把骨灰送向()()()()。為什么要這樣說?
(3)“鮮花伴著骨灰”,有人說應是:“鮮花拌著骨灰”,你怎么看?說說理由。
(4)四個也許能調換順序嗎?為什么?
小提示:(團結力量大!先自學,遇到困難后,小組長組織好討論。
3.學生先自學,遇到問題組長組織好開始激烈討論,師相機指導。
4.組織學生匯報: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發(fā)表組內看法,組與組之間互相補充,使認識更加全面。
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師適時引導,并對小組的匯報進行評價。
全班進入交流環(huán)節(jié),使認識深化,讓學生體會到:
(1)“嗚咽”:擬人的寫法,意思是低聲地哭泣,體會大海都為之悲切,想到了人民悲痛的心情。
(2)(萬里海疆)(澳門、香港)(祖國寶島臺灣)(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這樣說的原因是:
鄧小平爺爺的足跡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影響越來越廣泛。
他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妥善解決了香港回歸的問題,并為解決澳門問題奠定基礎。
他在生命垂危之際依然牽掛中國臺灣問題,這是他的一個未了的遺愿。
他出色的政治才華為國際上解決領土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5.小結板書:撒向大海豐功偉績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