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導學案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作者緊扣題旨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導航。
1.自讀課文,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隕( ) 落:
憂心忡忡( ):
míng( )思苦想:
遠見卓( )識:
你認為還有哪些字詞需要注意,按上面的格式寫下來,提醒大家
2.走近作者:
王梓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教師節首倡者。1929年4月生,江西吉安縣人。195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數學系。1958年畢業于莫斯科(moscow)大學數學力學系,獲副博士學位。回國后在南開大學任教,先后被評為講師、教授。曾擔任系副主任,全國數學會理事,全國地震學會理事,天津市科協副主席,北京師范大學校長等職。
3、了解課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標記,試著尋找答案。
二、導入新課。(可從歷史上的尊師愛師的故事引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根據預習的情況說說課題的意思。
2.自主探究:
讓作者難以忘記的老師是誰?什么事讓他難忘?
三、讀課文,感知課文(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全班交流,弄清課文主要寫了幾個給“我”巨大影響的老師的故事?
四、指導認真閱讀,深入理解課文。
1.小組匯報本組學習情況。
2.全班交流在小組內未解決的問題。
3.重點理解課文第五段。
質疑:王老師是怎樣教書的?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他的默默無聞和教學的認真?
朗讀第七段,找出相應詞語理解交流(不發工資……卻無異議;手持紅筆……隨手在句末劃一小圓圈;瞇縫著眼,撫摸著我的頭,親切地笑了)。
4.小結:說說此時你對“師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換成“情”、“愛”、“益”是否可以?
五、選一首學過的古詩編個故事。
第二課時
一、將自己所編的故事全班交流。
二、再讀課文,賞析課文。
1.思考:“你認為文中這幾個老師是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們嗎?”說出理由。
2.過渡:作者對這幾個老師的態度如何?
3.找相應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理解“喜看新鷹出春林,百年樹人亦英雄
4.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小組同學聽。
三、總結全文
1.說一說你這節課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你想對教過自己的老師們說幾句話嗎?
四、布置作業
1.閱讀:《我最好的老師》(大衛·歐文)《師恩難忘》(梁曉聲)《我的老師》(賈平凹)
2.搜集一些關于贊頌老師的名言,記到自己的“小小筆桿子”本上。
如
1、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
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3、片言之賜,皆我師也。
4、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斯大林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6、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7、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結語:從幼兒園到現在,有許多位老師教過我們,我們的成長和進步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學們要尊重每一位老師,不要忘記老師的教誨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