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衣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內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學習“法布爾精神”。
4、學習課文通過“細節描寫”和“動作描寫”表現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他一生與昆蟲為伴,達爾文稱他是“無與倫比的觀察者”,人們還稱他是“以生命謳歌昆蟲的詩人”。你們猜猜他是誰?
指名回答,課件出示法布爾的雕像。
你們對法布爾有哪些了解呢?
指名說說。根據學生的介紹相機補充。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世界著名的昆蟲學家和杰出的文學家童年的一些趣事。誰來吧課題讀一讀。
讀著這個課題你聯想到了什么?1、法布爾非常昆蟲。2、鼓鼓囊囊。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昆蟲小溪縱橫紡織娘觀察責罵中毒 垃圾殿堂
閃爍光澤鳥棲蟲居可惡癡迷鼓鼓囊囊
相機指導讀音:縱、棲
相機理解詞語:小溪縱橫、紡織娘、鳥棲蟲居、可惡、癡迷
2、分小節朗讀課文。共11小節。學生評價,相機指導。
3、放聲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小法布爾哪兩件事來突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的?試著給課文分段。
兩件事,一是捉紡織娘的事,二是放鴨時捉昆蟲遭到父母責罵的事。
兩種分法,一是三段,一是四段。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小節。
默讀課文的第一小節。
讀了這些小節,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1、法布爾出生于1823年,距今將近二百年。
2、法布爾是法國人,出生于一個叫圣萊昂的小村子里。
3、法布爾所生活的村子環境優美,“鳥棲蟲居”,這對于他的影響很大。
4、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
重點理解第三點。有感情地朗讀。“誰能用你的朗讀把這個優美的村子展示出來?”
小結:正是因為與鳥啼蟲鳴為伴,所以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四、作業:《補充習題》的相關內容。
第二課時
出示圖像——法布爾。
同學們,他是?
對,他是一位著名的?
達爾文稱他是?
人們還稱他是?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第一小節,知道他從小生活在一個“花草叢生、鳥棲蟲居”的小村子里,對小蟲子非常著迷。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的第二小節到第十一小節,看看法布爾對昆蟲到底迷戀到了哪一種地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找到能夠表現法布爾對昆蟲癡迷的句子。
2、重點理解以下句子:
“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到了那只會唱歌的蟲子!”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一句的標點,你們發現了什么嗎?引導學生體會兩個感嘆號所表達的強烈的感情——法布爾抓到紡織娘以后那種極其興奮、激動的心情。
指導感情朗讀。
為何如此激動?一是可愛。“全身翠綠、觸角細長、會唱歌、動聽的聲音、歌唱家”二是因為可愛而喜歡,稱它為“歌唱家”。三是這只紡織娘來之不易。“三天前”“終于”用“也許……也許……也許……”
是啊,這一只紡織娘真是來之不易啊。怪不得法布爾抓到它要如此的興奮,讓我們一來再來體會一下他興奮的心情吧。讀課文的第三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