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講出這個故事。
2、學會14個生字,其中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故事的經過,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隸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推敲”的含義。學習賈島嚴隸的創作態度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做“推”與“敲”的動作,生猜詞語。
師板書這兩個字。問:這兩個字連在一起,成為一個詞語以后是什么意思呢?
生答。
師:推敲就是斟酌文字的意思。
“推敲”一詞的由來還蘊藏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推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復習情況
1、生字詞
第一組:賈島、和尚(點身份:和尚,)
第二組:韓愈(點身份:京兆尹(首都的市長))、儀仗隊(圖片加注釋)
第三組:門閂(附圖片)
第四組:簇擁、避讓、莽撞、寬恕
第五組:斟酌、推敲、妥帖、恰當(讓學生發現前后兩詞是近義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賈島寫了一首詩,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詩里一個字眼,不巧撞上了韓愈的儀仗隊,韓愈幫他解決了難題。
師:你能用幾個詞語概括一下嗎?板書:即興寫詩——斟酌文字——韓愈解疑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看來大家對斟酌“推”字和“敲”字這部分很感興趣。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賈島和韓愈分別是怎么斟酌“推敲”的?為什么賈島沖撞了韓愈,韓愈不怪他,還幫他斟酌用哪個字好?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1、自主學習
2、合作探究
四、精講點撥
1、賈島是怎么斟酌“推敲”的?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作者推門、敲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1)什么是吟哦?那賈島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2)讓我們學著賈島的樣子一起來做一做。(師生共同邊吟詩,邊做動作)
(3)看到賈島這個樣子,大街上的人們會說些什么?
(4)用一個詞形容此時的賈島你會用什么詞。(專心致志全神貫注旁若無人……渾然忘我、如癡如醉、鍥而不舍、嚴肅認真)
(5)指名朗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再現當時的情景,讓我們看到一個為了斟酌一個字眼如癡如醉的賈島。
2、韓愈是怎樣斟酌“推敲”的?
過了一會兒,他對賈島說:“…………讀起來也響亮些。”
師:賈島想了一路還猶豫不決,韓愈想了一會就有結果,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也來斟酌一下這兩個字。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用“推”:給人的感覺是:……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用“敲”:給人的感覺是:
生分別發表意見,小結:是啊!還是用敲字更巧妙。
師:誰來當一當韓愈,說給賈島聽一聽。指名回讀韓愈的話
3、釋疑:韓愈為什么不怪罪賈島,反而幫忙斟酌呢?
學生發表自己見解。引導抓住“韓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便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弄明白原因是韓愈作為一名著名的詩人對斟詞酌句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