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國標本蘇教版第九冊13《在大海中永生》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利用網絡優勢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課文,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聯想,體會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感受人民對小平同志的深情。
進而理解課題“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義:不是指具體的生命,而是偉人的不朽功績。
四、課前準備:
學生自主學習鄧小平同志的事跡、課件制作。
五、教學過程:
㈠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一篇扣人心弦、蕩人心魄的通訊,題目是——《在大海中永生》。 誰在大海中得到永生?你知道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學生用自己的話簡要介紹搜集資料。(板書:鄧小平)
學生交流:他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國兩制”構想的締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祖國和人民等。
師:1997年2月19日,敬愛的鄧爺爺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離去,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巨大損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各族人民都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現在,讓我們重新走近這位歷史偉人。讓我們回1997年3月2日,去親眼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
㈡深讀探究,精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段:
(1)輕輕地打開課本,自由輕聲讀第一段。
你是怎樣讀 “低低的、緩緩的”?載著小平爺爺骨灰的飛機飛向大海干什么?(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師小結:鄧爺爺臨終前,再三叮囑,死后捐獻角膜,解剖遺體,不留骨灰,撒入大海,這是他把畢生精力毫無保留地獻給祖國和人民的遺愿,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的一份珍貴遺產。所以說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
看錄象2分鐘,體會人們悲痛不舍的心情。
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讀好“低低的,緩緩的”。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 學習第二段:
過渡:“鮮花伴著骨灰,撒向無垠大海” 。誰來讀讀第二小節,這里為什么用“伴”不用“拌”?小平爺爺的骨灰伴著鮮花撒向大海,大海也像人一樣“嗚咽”。你知道“嗚咽”是什么意思?嗚咽就是低聲哭泣。
師:那為什么大海在嗚咽呢?
因為鄧小平爺爺離開我們了;因為大海也舍不得鄧爺爺離去。
大海在嗚咽,寒風痛悼,天地同悲,誰來讀一讀這一節?指名讀
師:你的朗讀流露出一種既悲痛又不舍的感情。誰再來讀一讀?指名又一生。 師:真是江河動情,天地同悲呀,男生齊讀。
師:大海嗚咽,寒風痛悼,這是我們心情的真實寫照啊!女生齊讀。
(2)學習第三段:
過渡:看到鮮花伴著骨灰撒向大海,作者想到了什么? 默讀第三自然段。
奔騰不息的浪花將骨灰送往哪些地方呢?(出示排比句后,先讓學生回答骨灰去向——萬里海疆、澳門、香港、祖國寶島臺灣、三個大洋……再介紹總設計師的改革開放的政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一國兩制”的深遠影響。)
a萬里海疆:看《偉人照片》欄目中的《懷念小平》錄象2分鐘
b澳門、香港:《永遠的小平》中(七)錄象3分鐘
c祖國寶島臺灣:師述
d師過渡:鄧小平的逝世震驚世界,外國友人盛贊鄧爺爺是20世紀最后25年最具影響力的偉大人物,史詩般的英雄,受世界人民的愛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