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艾滋病小斗士
一、 教材分析:《艾滋病小斗士》這篇課文寫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動人事跡。課題“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題旨。艾滋病,是一種蔓延迅速,死亡率高的傳染病,是全人類面對的一種天災。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正如課文最后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所言:“恩科西就是榜樣。”人們應該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全文共9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段。作者采用倒敘的方法,圍繞“斗士”二字展開,體現了恩科西的可貴品質。
二、 學情分析:
此篇課文針對的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對艾滋病的了解比較少,在生活中很少接觸,所以我在課前先讓學生去查找有關艾滋病的資料,先有個總體認識,這對課文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我還注意樹立學生正確認識,學到知識的同時又提高覺悟。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
三、教學目標:
圍繞課文內容和題目,我確定了如下幾個教學目標:1、通過課文的語言文字,了解艾滋病的可怕。2、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深刻感受這位小男孩是怎樣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斗士,了解人物的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艾滋病小斗士”是如何與艾滋病斗爭的。
難點:理解小斗士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優秀品質。
五、處理思路:
確定以上目標后,我首先通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話,引出中心問題:“他究竟是如何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呢?”在這里,我采用了放手讓學生自由朗讀,自己尋找答案。賦予了學生讀、思、動手實踐的思維過程。這里的朗讀我設計的時間相對長些,目的讓學生充分讀后找出關鍵句“不是、而是”“一邊、一邊”后,為了完成第二個問題,我又設計了以下小問題“艾滋病的可怕之處在哪兒?”“他在重病之下將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通過對文中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感悟,學生心中的情感就會油然而生,小恩科西是如此的堅強。
以上是文章的一個重點,那如何讓學生感受恩科西成為小斗士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能在重病下去關心他人,更了不起。在此設計了兩個問題:他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關心他人?(一、大會上呼吁全世界人們一起關愛艾滋病人。二、是想通過自身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去幫助艾滋病人。)在指導朗讀的基礎上,此時,學生的情感比剛才會更深。更有敬佩之意。結局用曼德拉的話總結全文,又呼應了前文,點明了題意。
六、教學過程:
1、(出示圖)同學們,2001年6月1日,正當全世界兒童歡慶自己節日的時刻,圖中這位12歲的南非兒童去世了。他名叫?可一名普通的12歲男孩的死,卻引起了世界上許多人的關注,特別是引起了哪兩位知名人物的關注呢?他們分別說了什么?
2、指名交流。(圖留著,并出示兩句話)
3、請你大聲地把這兩句話讀通、讀準。想想你從中知道了什么?(生交流)大家讀得很用心,相信在我們學完整篇課文后,再讀這兩句話時你一定會讀得更好,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4、同學們,恩科西究竟是如何面對如天災般的艾滋病,如何頑強地與艾滋病抗爭的,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艾滋病小斗士的呢?這就是我們本堂課學習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