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艾滋病小斗士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4.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戰勝“災難”的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恩科西為什么被人們稱作“艾滋病小斗士”?
2.通過學習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戰勝“災難”的信心。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出“斗”
1.同學們,你們知道6月1日是什么節日嗎?(國際兒童節)
2.可是就在2001年的這一天,有一位12歲的南非少年去世了。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許多人的關注,其中有兩位*人分別是這樣說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3.出示句子:
(1)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2)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痛切”能換成“悲痛”嗎?(悲痛而深切)
4.指導朗讀,第一句讀出“感嘆”,第二句讀出“痛切”。
5.引導質疑:看到這兩句話,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
(勇敢的聲音?小斗士?天災?為什么恩科西就是榜樣?)
6.過渡: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艾滋病小斗士》。(板書)
二、初讀:
1、通過預習,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小恩科西。
(南非 黑人小男孩 1989年出生 2001年6月1日去世)
2、檢查字詞的預習:
攜帶 艾滋病 仁慈 遭到 軒然大波 虛弱 病魔 呼吁 孕婦
3、圍繞他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指名讀課文,說一說。
(主要講述了一位南非男孩恩科西身患艾滋病,坦然地面對生活,頑強與病魔做斗爭,并且關心其他艾滋病患者的故事。)
三、進行新課
(一)感悟“和疾病抗爭”
1、面對不幸,恩科西頑強抗爭,那么恩科西遭遇了怎樣的不幸呢?打開課本,自己讀讀2——4節,找出有關的語句,體會一下恩科西不幸的命運。
2、生自讀課文
3、討論交流:
①“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
簡介艾滋病:(艾滋病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被艾滋病病毒破壞,使人體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疾病喪失了抵抗能力,從而發生多種感染或腫瘤,病人因體力消耗而極度虛弱、衰竭,最終死亡。艾滋病傳染性強,目前無法根治,但完全可以預防。)(投影)
——我們來看幾張艾滋病兒童的照片,你看到了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
②“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
——再讀讀這句話,要特別注意哪些詞呢?并說說從中你悟出了什么?
——“竟然”:一方面說明恩科西生命力頑強、毅志堅定。另一方面說明他能活這么長時間出乎大家的意料。
——“挺”是什么意思?用“堅持”,“撐著”這些詞換它好嗎?為什么?——從這個詞你能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4、其實,艾滋病給他帶來的痛苦又何止這些?還有沒有其它方面的?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那么恩科西還在和哪些作斗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