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三》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聯系劇情領會唱詞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戲曲有關的諺語。
2、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3、讀背《幸福》,通過和敘寫的對比誦讀增加積累。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拒絕別人。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導入:同學們,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而現代京劇在對傳統京劇進行變革的基礎上,更講究唱詞的優美和內涵。
(2)(教師放錄音)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書中唱詞來聽。
(3)教師簡介《紅燈記》的劇情。重點把這段唱詞的前因后果說清楚。
(4)學生認真看唱詞,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學生間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講解。
(5)學生聯系劇情來想一想這段話的弦外之音。(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為什么要這樣說)
(6)學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礎上,再細讀這段話。
2、教學第二部分。
(1)教師再次放錄音,學生對照唱詞聽。(培養興趣)
(2)引導學生來學唱。(學生對學唱戲曲的難度的認識正好導入第三部分教學)
3、教學第三部分。
(1)知名讀諺語,學生交流,理解這些言語的意思。
(2)教師根據諺語作適當拓展說話訓練。例如學習中相似的情形,生活中敢看節目的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系)
(3)背誦這些諺語。
4、作業:
抄寫諺語,默寫諺語。
第二課時
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聯系要求。
(2)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師重點指導“郊野、碧藍、嫦娥”等詞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鞋子習慣的養成教育)
(2)教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學生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教學第三題(誦讀與感悟)
1、讀背《幸福》
(1)知名讀題,教師講清本題的要求。
(2)學生自由地讀,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問老師、同學。
(3)老師范讀。
(4)學生討論“幸福”在文中的含義,理解著去讀背。
(5)集體練讀,同桌練背。
2、拓展。
(1)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獻”這個結論。
(2)根據學生得出的結論,學生自由討論“河流、蜜蜂、小鳥、我”的幸福是什么。
(3)學生按討論的結果進行續寫。
(4)學生將自己續寫的部分跟原作連在一起誦讀,感受兩種文字在讀詩的感覺,并相應修改。
3、作業:
把《幸福》(包括自己的續寫部分)背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的話題“學會拒絕”作啟發談話。
同學們,當別人對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讓你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時,你應該怎么辦?——據答,出示話題。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讀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怎樣去拒絕)
(2)分組分問題練說怎樣去拒絕。(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分角色練說)
(3)每組每個問題推薦代表在組內表演,其他學生評議,師巡視指導。
3、反饋。
(1)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2)師生評議并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