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聽泉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像……一樣……”造句。
過程方法
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情感態度
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中的具體語言材料,通過想象感受泉聲的美妙,增強熱愛大自然地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憑借語言材料想象泉聲的變化,體會泉聲的美妙有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精讀第一、二自然段,了解鼎山湖泉水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我國廣東省肇慶市東北部的鼎湖山嗎?民間傳說黃帝曾鑄鼎于此,因而習稱鼎湖山。那兒的景色可美啦!山上有慶云寺、白云寺、榮睿碑亭、觀雪亭等建筑,水簾洞、葫蘆潭、飛水潭等瀑布。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到鼎湖山去聆聽、辨識、品味那里的泉水聲吧!
2、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學質疑,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在自己最感興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讀,并說說本課的生字在讀或寫時應注意些什么,你準備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學生交流自己讀后的初步感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對于一些簡單問題,當場予以解決,對于重點問題在精讀課文時解決。
(3)你最喜歡課文哪一個部分,為什么?讀給大家聽一聽。
4、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作者在哪里開始聽到泉聲,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聽得更加真切,試著給課文分段。
(2)小組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寫“我們”來到風景名勝鼎湖山。
第二段(2):寫白天我們在上山途中觀景聽泉。
第三段(3-5):寫入夜我在慶云寺聽泉及聽泉的感受。
三、練習鞏固
1、出示檢測題
2、各小組根據檢測題復習本節課內容,準備迎接檢測。
四、檢測反饋
1、實施檢測,各人獨立完成檢測題。
2、評比完成檢測題的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第一、二段,初步了解鼎湖山泉水的特點,背誦第二段。
一、復習導入:
本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點撥新授,精讀課文
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請說說自己的感受并朗讀這一段。
精讀課文第二段
1、作者在什么地方聽到泉聲,看見泉水的?輕聲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試著給第二自然段分層(討論交流:泉聲響、泉水多、泉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