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9)(蘇教版第9冊)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平時的學習實際,了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逐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使學生懂得工具書的意義和作用,逐步養成隨時使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1、了解讀書做筆記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讀書做筆記的方法。
2、懂得工具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逐步養成做讀書筆記和隨時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教學方法: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實踐法。
教具使用:閱覽室圖書資料
預習提綱:想一想,我們在學習中要養成哪些好的學習習慣。
參與備課成員:主備者:張先艷;參與者:石娜、閔元珍、楊曉蘭、張菊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共性教案
個性教案
導
入
新
課
1、 提問:在學習中我們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可以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再回答。
(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愛惜學習用品;積極發言,
專心傾聽;勤于朗讀,樂于課外閱讀;勤查字典,主動識
字;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認真寫鋼筆字
和毛筆字;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有選擇地閱
讀課外書籍,讀書做記號,留心觀察事物;堅持寫日記,
愛護圖書;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學
習
新
課
1、 觀察第一頁圖1
(1) 說一說自己看圖后的啟發。
注意引導觀察黑板上板書:不動筆墨不讀書,做讀書筆記的
三種形式:摘抄(卡片、采蜜本),編寫提綱,寫讀后感。
(2)討論:做讀書筆記的好處。
摘抄可以增加我們的積累,豐富我們的知識;編寫提綱可以
對讀物的理解,鍛煉分析概括能力;寫讀后感可以提高理解
和表達能力。
2、 觀察第一頁圖2
(1) 注意觀察學生做讀書筆記時的坐姿和態度,說一
說自有什么啟發。
(2) 再觀察,說說書和卡片的擺放位置。(卡片或稿紙
應放在書的右邊,如果書較大,書桌的左邊放不下,可以放在卡片或稿紙的上方。)
(3)引導觀察:用鋼筆寫筆記或卡片,保持筆記本和卡片的清潔。)
3、觀察第二頁圖3,說一說圖的內容和自己受到的啟發。
(學生在閱覽室讀書并做讀書筆記,引導愛護所讀的書籍、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