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之二
教案及相關資料 作者:佚名 更新:2006-7-10 22:06:37 點擊:古詩兩首教案及相關資料
五上備課參考大全(之一)
蘇教版五語上圖片資料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詞。
3、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解釋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古詩?你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今天我們學習兩首古詩。
2、簡介作者
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與抗清英雄張蒼水、抗金英雄岳飛并稱西湖三杰。明成祖永樂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的提議,堅決請求固守。代宗即位后,他又整頓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破瓦剌(là)之軍。也先挾英宗逼和不成,被迫釋放英宗。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自奉儉約,所居僅蔽風雨,但性格剛直,頗遭眾人嫉妒。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以"謀逆"罪被殺。成化二年(1466年),憲宗皇帝特詔追認復官。將其故宅改為忠節祠。萬歷十八年1590年)時改謚"忠肅",并在祠中立于謙塑像。
王冕(1287--1359),字元章,一字元肅,元代詩人、畫家。元末會稽諸暨(今浙江諸暨)人。
王冕經常以梅花自比,早年曾經借梅花自喻不接受官職,晚年還以梅花顯示自己的清白本色,說:"野梅開花尚古色。"(《歸來》)
他的別號很多,有煮石山農、會稽山農、梅花屋主、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陰野人、竹冠草人、梅叟、梅翁等。又因他的書齋叫"竹齋",時人又稱他為王竹齋或竹齋先生。他既是詩壇名家,又是丹青高手。他所畫的《墨梅圖》,神韻秀逸,令后人嘆賞不已。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借助拼音,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
①指名讀,指導節奏。
石灰吟 墨 梅
于謙 王冕
千錘/萬擊//出深山, 吾家/洗硯//池頭樹,
烈火/焚燒//若等閑。 朵朵/花開//淡墨痕。
粉骨/碎身//全不怕, 不要/人夸//顏色好,
要留/清白//在人間。 只要/清氣//滿乾坤。
②正音:焚,墨,乾。
三、精讀課文《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