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這是蘇教版國標五年級的一篇課文,“生活有真愛,細節有真情,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本課中父母之間的愛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許多細節中,如果不用心去品,是感受不到的。作者用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了父母間溫柔、細膩的感情,如一脈涓涓細流,在你心里流動;如一縷淡淡花香,駐足你的心房。
第二課時,主要是按照這樣的步驟來進行的:先說說你見過的茉莉,再通過看圖片,學習課文中的表現茉莉特點的詞語,試著用這些詞語再說說茉莉。接著進入本節課的重點,就是找一找課文中的一些能表現出愛的細節,讀一讀,說一說。最后總結出愛與茉莉的特點。
我覺得這節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注重教學引導
在語文課堂中,各個環境之間的引導與連接相當重要。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圖片、音樂等的渲染快速地把學生帶入學習這篇課文的情境中,為后面的說、找、讀打下基礎。
二、注重對學生讀、說能力的培養
朗讀是學生與課本的情感對話。有時候有感情的讀勝于喋喋不休的講,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也安排了大量的讀,并有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努力讓孩子們在讀中體會感情加深理解。
說話是語文學習中的一項重要能力,本節課的教學中,安排了一系列從簡到難的說的訓練。
三、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學生的找細節,談體會。同學們找了很多也說了很多,很多同學都說了自己的體會,只要他的體會有道理,都給予肯定和表揚,當然如果說的不合理的也給予及時的糾正。
因為很欣賞薛法根老師執教的《愛如茉莉》,所以課堂的有些設計就是模仿他的教學,但又根據我們這邊的學生特點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發現孩子們接受的還是不錯的。
在這次課堂教學評比活動中,收獲很多。最大的感受是,教師對教材的鉆研特別重要,要學生體會到的內容,教師必須首先能夠更深刻地感悟到,然后才有可能讓大多數學生也感悟到;另外教師在課堂上的生成語言很重要,要能抓住學生語言中的亮點進行生成教學,這樣才能使課堂更和諧融洽。在教育教學中我需要努力學習的還很多。
16.《愛如茉莉》教學反思
《愛如茉莉》是一篇彌漫著淡淡香氣的散文,以生動傳情的筆觸,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一樣潔白純凈,芳香宜人,抒發了對這種感情的贊美之情。
教學這一課我先從“愛如茉莉”這個題目入手。抓住“愛”的溫暖、博大、深情,引導學生一次次地朗讀“愛”字,初步感受“愛”字。接著教學“茉莉”兩字,讓學生注意容易寫錯的“茉”字。以此導入課題后,讓學生說說他們心目中的茉莉是什么樣的?并趁熱打鐵給出本文描寫茉莉花的詞語“ 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裊裊清香、充滿詩意”讓學生積累并靈活應用。
(2)
《愛如茉莉》是小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用清新、樸實的語言記敘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院照顧媽媽這件小事,其中作者著力描寫和渲染的是爸爸媽媽執手而眠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溫馨而又美好的畫面。它告訴我們:真愛無痕,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美好;至愛無聲,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蒼白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