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課堂實錄
師:請問你們是五年級幾班?
生:八班的。
師:現在可以上課了嗎?
生:可以。
師:好,上課!
生:老師您好!
師:問個好 還搞這么復雜?說“老師好”就可以了。說話越簡潔越好,哪怕就一個字,再來一次。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我和祖父的園子”
師邊寫課題,便講解這個“我”和“和”的注意筆畫,“和”的“口”要上寬下窄。(舞臺上的黑板顫巍巍的,于老師說:“這個黑板對我是嚴峻的挑戰”,72歲高齡的他,依然蹲著馬步寫板書。)
2.齊讀課題,談預習
師:你們預習過了,生詞肯定不用檢查了。你們老師一定會要求你們把課文讀好,把生字讀準確,是不是這樣的?
生:是。
師:課文讀了幾遍?
生:五遍。
生:四遍
師:真自覺,一定要預習,至少可以自學生字,自學課文。
二、朗讀——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1.引導朗讀
師:讓我們再走進這個故事,朗讀課文。看看祖父的園子有什么。看誰看得清、看得全、記得住。
(生自由讀書。讀書過程中,師表揚兩名同學邊讀書邊做記號。)
2. 反饋,說說在祖父園子里看到了什么
師:你一眼看到祖父的園子,有什么呀?
生:我在園子里看到了蜻蜓、螞蚱、蜜蜂。
師:他記住了三種動物。
生:蜻蜓、螞蚱、蜜蜂、蝴蝶。
師:多了蝴蝶。重復的不說。
生:還有小白菜、黃瓜……
師:他又有新發現。讀書要用心記,看過的東西要記住。讀書不記等于沒讀。
生:還有韭菜、谷子……
師:谷子就是——谷穗脫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帶皮的小米。還有什么?
生:除了植物,還有花、鳥。
生:還有倭瓜
師:什么是倭瓜?
生:就是瓜,彎彎曲曲的瓜。
生:就是南瓜。
師:對,倭瓜就是南瓜,記住了嗎?你還記住了什么?
生:倭瓜還開謊花
師:什么叫謊花?
生:南瓜上的花
師:南瓜的花很多都是謊花嗎?
生:只開花不結果的花。
師:是的,只開花不結果的花,叫謊花。花有雄花、雌花,雄花不結果,人們便叫它謊花。
師:我把你們說的概括一下,無非是兩種:植物、動物,還有別的嗎?
生:還有祖父、蕭紅。
師:有人還有事?什么事?
生:吃黃瓜,追蜻蜓
生:玩累了,找個陰涼的地方睡大覺
生:還寫了祖父和蕭紅鏟地、澆水、種菜。
師:說得不錯,我們走進祖父的園子看到了很多植物、動物,還看到了人——祖父和作者,還看到了他們二人做得很多事。同學們再一次走進祖父的園子,看到了很多物和人
(板書“物”“人”“事”)
三、默讀——讀懂文字背后的意思。
1.默讀,寫感受
師:同學們,讓我們讀了作者筆下的物和事,你又讀出了什么?用心去默讀課文。
一生舉手,師走過去讓學生把手放下,告訴她:“這可不是一眼就看到的,必須用心讀書。”
師:把你用心讀書之后的感受寫到第106頁下面,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一句話,幾句話,如果沒有讀懂,就再讀幾遍。
(師巡視)
2.交流感受
師:于老師讀完之后,讀出了兩個字,不知你們讀出了什么?
(指生回答并讓學生上臺板書:幸福,快樂,天真,活潑,童真,隨心所欲,調皮,有趣,好玩,瞎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