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質疑導入
1、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工工整整地寫一個名字,一個曾經感動世界的名字——海倫·凱勒。 (師板書課題)
2、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19世紀有兩個最偉大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師指課題,生齊讀)
3、對了,你們想看看她嗎?幻燈片1(課件出示四幅海倫·凱勒不同時期的照片)再請大家輕輕地滿懷尊敬地呼喚這個名字——海倫·凱勒。
4、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幫學生記錄他們的問題)
二、整體感知,走近人物
1、帶著問題自由小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
2、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學情。
3、交流反饋。
⑴出示詞語,指讀:幻燈片2
暴躁 脾氣 干燥 傾注 夜以繼日
醒悟 吮吸 包扎 玫瑰 不屈不撓
(關注學生易讀錯的音:吮、扎、瑰等)
⑵用其中一些詞語介紹一下海倫·凱勒。
4、從課文中,你感受到海倫凱勒是一個怎樣的人? (同桌可交流)
5、交流預設。 (板書:不屈不撓)
6、再讀課文,找找文章的哪些地方體現出了這種“不屈不撓”?
三、細讀課文,感動內心
(一)屏幕出示:幻燈片3
她不分晝夜,像一塊干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拼命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她是這樣地如饑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頭都摸出了血。
1、請齊讀這段話。
2、這段文字僅僅讀一遍是不夠的。大家再讀讀,你發現有哪些詞語值得我們注意,用筆將它圈起來
3、你發現了什么詞?請大家讀讀這些詞,你會有什么發現? (板書:讀盲文)
4、你能讀好這段話嗎?請大家練習朗讀,讀出你的體會。
5、 我建議,如果大家想著畫面來讀,一定能更好地讀好這段話(齊讀)你看到了什么畫面?指生交流。
6、你看到這些畫面了嗎?來,我們閉上眼睛,用我們的想象走近海倫凱勒的世界。
音樂響起,幻燈片4教師創造情境:也許這是一個早晨,太陽還沒有升起,可是你看海倫已經在做什么了?早過了吃午飯的時間,但海倫呢,他在做什么呢?我們繼續看,夜很深很深了,萬物進入了夢鄉,她還在干什么?一陣陣倦意襲來,海倫打起精神她仍在做什么,連手指頭都摸出了血,海倫忍住疼痛,她還在……同學們,你們看到了嗎?
7、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倫不分晝夜——(出示幻燈片3 學生齊讀)
你感動了,請你來告訴大家,海倫——(展示幻燈片3 學生齊讀)
面對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倫——(展示幻燈片3 學生齊讀)
8、教師小結 這段話幫我們感受到了海倫就是這樣不屈不撓地摸讀盲文的,還有哪段話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詞?
(二)屏幕出示:幻燈片5
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親密的伙伴——能聽懂我的話,我夜以繼日地努力,反復高聲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我每天堅持著練習,練習,練習……
1、學生總結前一段的學習方法。
2、學生交流學習方法。(讀、找、悟、品)
3、小組合作學習品讀感悟 (板書: 學說話)
四、深入體悟,升華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