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自學本課生字,準確理解“派遣”“撕裂”等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感悟到詳略合宜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
過程與方法
1、憑借課文語言材料,感知鄭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鄭 和遠航的歷史意義,激發學生為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
2、利用專題學習網站查尋收集資料,拓寬視野。
鄭和及其遠航的歷史有一定了解,逐步培養運用現代
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問題意識,訓練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感受鄭和為促進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從而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鄭和第一遠航的宏大場面。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鄭和下西洋的艱難和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映示相關文字的課件;有關鄭和遠航的情景教學視頻。
教學建議:2課時
第1課時(略)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上節課我們跨越時空界限,認識一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鄭和,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進這段振奮人心的歷史。
二、緊扣結尾,引導細讀感悟。
1、鄭和遠航是發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書上作者給了鄭和遠航以高度評價,你找到了嗎?
2、學生交流,指名回答:
(1)出示最后一小節,大家一起讀!
(2)鄭和一共進行了7次遠航,但課文有沒有每一次都寫?對,課文只具體的寫了鄭和第一次遠航,這是寫作文的一種技巧,叫做——詳略得當(學生),雖然只具體的寫了一次,但從這一次遠航中,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鄭和遠航的偉大意義。今天,我們就著重學習鄭和的第一次遠航。在學習的過程中,你也來做個評論家,說說鄭和遠航是一次( )的遠航。
二、學習規模大。
(1)讓我們來到1405年7月11日的蘇州府劉家港碼頭,請同學快速的讀1—3自然段,試著填空,并說說你的理由。
(2)交流:
預設1:“蘇州” ……人山人海,無數面彩旗……隨行的有水手……,共兩萬七千八百多人。
送行的人山人海,隨行的人也是數不勝數,而且各類人才都有,可見規模不是一般的宏大。
你能把人山人海的感覺讀出來嗎?
預設2“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別雄偉壯觀,……先進的儀器。”(師紅顯數字,渲染寶船的大。)
讓我們來想象一下,以我們所在的這幢教學樓來作比,寶船大概有這么大:三個教學樓疊起來的高,五個教學樓連起來那么長,六座教學樓那么寬!我們全校所有老師和同學都可以乘坐在這一艘寶船上!寶船的雄偉壯觀由此可見一斑!
指導朗讀:誰來讀出寶船的雄偉壯觀?(把句中的數字讀好,突出寶船氣勢的雄偉。)
預設3:六十多艘這樣的寶船,多龐大的航海隊伍啊!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船只隨行嗎?(學生:有。)他們的分工還很明確(出示其他船只圖片)有——(引導學生說)“負責裝載糧食的糧船”,有——“運輸淡水的水船”,有——“拴馬匹的戰船”……總共——“兩百多艘”。難怪課文第三自然段中說這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