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能正確認讀本課10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9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運用“飽經滄桑、泯滅、縈繞、跌宕、不朽”等詞語。
3.通過描寫時間的詞語,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4.能聯系課文內容,通過品詞、品句,品讀,重點理解文中描寫的月夜景色和《二泉映月》琴曲意境等句段所傳遞出的情感。感受阿炳創作的艱辛,學習他熱愛音樂、敢于同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和這首名曲的豐富內涵。、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二胡曲《二泉映月》和課件。
預習要求:
1.把課文讀流利。
2.課前搜集查找有關資料,了解阿炳的生平、惠山二泉及二胡曲《二泉映月》,為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了解作者。 師:(板書課題)這是一首著名的曲子,誰創作的?(阿炳) 同學們對阿炳還有哪些了解? 學生回答預設: 阿炳的原名叫華彥鈞,是一位民間藝術家。 阿炳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去世了,爸爸是一個道士,他只能稱父親為師傅。 阿炳雙目失明后,被道觀里趕出來,上街流浪,他的身世很悲慘。 阿炳不僅二胡拉得好,琵琶也彈得很好。 小結:阿炳一生創作了許多曲子,但留給我們后人的只有六首。當中央音樂學院的教授第二次去給阿炳錄音的時候,他已經不幸去世,成了音樂界的莫大遺憾。《二泉映月》是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上享有盛譽。你們想聽嗎?那么,你準備怎么聽? (用心傾聽) 二、用心靈傾聽 。 師: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體會,聽完后說說你從音樂里聽出了什么。播放《二泉映月》。 2.談聽完樂曲后的感受。 (悠揚、婉轉、悲傷、深沉、優美、高昂…… 師:這位苦難的藝人為什么能創作出這樣的名曲呢?打開書用心地去讀。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出生字,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飽經滄桑、積淀、坎坷、縈繞、泯滅、抒發、委婉、跌宕、靜影沉璧等詞語。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第一自然段:寫惠山二泉的優美景色。 第二自然段:聽泉賞月,師父教誨。 第三、四自然段:十多年不幸經歷,激發創作欲望。 第五、六自然段:傾吐情懷,成經典名曲。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了解坎坷,感悟情懷。 1.(音樂起)又是一個中秋夜,雙目失明的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又來到了二泉。夜深人靜,月光清冷,他靜靜地聆聽著二泉那淙淙的流水聲,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許多聲音,什么聲音呢?(大屏幕顯示)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