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父母之間平淡卻深厚的親情,從而理解“真愛就像茉莉”
教學過程:
一、“這也叫愛”之問號
1、 師:這一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愛如茉莉》。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那個飄浮著桔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誰愿意讀讀母女之間的一段對話?
出示:
我忽然對在一旁剪茉莉花枝的母親問道:“媽媽,你愛爸爸嗎?”
媽媽先是一楞,繼而微紅了臉,嗔怪道:“死丫頭,問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問題!”
我見從媽媽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便改變了問話的方式:“媽,那
你說真愛像什么?”
恩,就像茉莉吧。
2、師:其實,女兒心里還有一句話,因為看著媽媽一本正經的樣子,給咽了回去,是不是請你把它“吐”出來——這也叫愛。
(師板書:這也叫愛)
師:女兒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生:差點兒笑出聲來。
師:好。女兒在笑什么?(語氣里都含著什么意思?)
生:就是代表好像這種不能叫作愛。多叫幾個人說。
師:對,女兒覺得這種不能叫做愛,如果在這句話后面加標點,可以加什么標點?
生:問號。(板書:?)
3、師:在女兒的心目中,茉莉有什么特點?
生:平淡無奇。(師板書:平淡無奇)
師:同學們,請結合你的了解來說說茉莉花怎樣平淡無奇?
結合生的語言點評
4、師:在女兒的眼里,茉莉花樣子小而普通,色白而不嬌艷,一切都是這樣平淡無奇,那么女兒的心中愛應該是什么樣子?
結合生的語言點評 。多叫幾人說。
5、 師:你們的話語讓我也想到了曾經打動我的一些故事。
出示投影:
王子與美人魚 (童話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 (民間故事)
項羽與虞姬 (歷史小說)
師:我們來看,美人魚為了王子而化為泡沫,這是悲壯而又浪漫的愛;梁山伯、祝英臺,雙雙化蝶,這是生死與共的愛;項羽兵敗,虞姬自刎,這是蕩氣回腸的愛。而母親這種像茉莉花一樣平淡無奇的怎能叫做“愛”?
二、“這也叫愛”之句號
1、師:生活中的日子常常平淡如水。而母親的生病住院,如同一顆小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水中,蕩出了愛的漣漪。 愛,往往在細節,在一顰一笑中,在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里。接下來我請大家細細品讀6—17小節。哪一個詞語、哪一個句子、哪一個段落讓你感受到了愛的溫度?請你劃下來并寫一寫心中的感受。
(1)生自由讀文
師:(巡視)這些愛,像茉莉花一樣星星點點地散在文字里,要用心才能讀出來。
(2)下面我們來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地方?
預設:
1)、直奔
生:“然而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院。”(出示)
師: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要說到“急”
師:你從哪個詞看出父親的急。(直奔)
師:從“奔”字,你讀出了爸爸急什么?
生:急著見媽媽。
生:急著想知道媽媽的病情。
師:同學們從一個“奔”字就讀出了爸爸的心情,讀出了爸爸對媽媽的這份牽掛。說明同學們能關注細節,很會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