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結合文章內容,正確的說出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和“科學是一柄雙刃劍”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暢想科學、探索科學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閱讀相關話題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喚醒記憶
昨天我們學習了《神奇的克隆》這篇課文,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講述了哪幾個與克隆有關的內容?
(過渡):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這節課繼續討論。
二、內外結合體會神奇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
交流,板書。
(培育優良品種、家畜;挽救瀕危物種;制造人體器官)
2、課文最后一節
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你了解到了哪些?
補充資料:(見幻燈片一)
小結:克隆技術已經展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幻燈片二)
(1)培養優良畜種和生產實驗動物;
(2)生產轉基因動物;
(3)生產人胚胎干細胞用于細胞和組織替代療法;
(4)復制瀕危的動物物種,保存和傳播動物物種資源。
齊讀課文最后一節,進一步激發情感。
三、辯證看待克隆技術
在克隆技術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出示文字資料一:(幻燈片三)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讀了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發現?
另外,世界上許多有分量的科學家開始紛紛表示多這項技術發展的擔憂。你知道他們擔憂什么嗎?
2、出示文字資料二:
(幻燈片四)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這句話的?
3、出示文字資料三:(語文練習冊)
默讀,思考:“科學是一柄雙刃劍”是什么意思?
小組討論,聯系實際。
4、小結:盡管克隆技術的研究方興未艾,盡管克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在向我們展示著它誘人的前景。但是人類一定要合理使用新技術,不能讓新技術最終傷害我們人類自己。
四、討論神話開頭好處
自由讀第一節,思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交流,概括。(淺顯易懂,接近學生、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課外延伸完成作業
假如我會克隆
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人類。
板書設計:
7、神奇的克隆
培育優良品種、家畜;
挽救瀕危物種;
制造人體器官
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
科學是一柄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