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不值》案例評析
《游園不值》案例評析
古人寫詩,“貴在含蓄”“言在意外”。學習古詩,從讀入手,披文入情,體會詩人含蓄之美,言外之意,與詩人同喜同憂。《游園不值》這首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在音韻和諧、行云流水般描繪中,展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生機怏然的春景圖,表達了詩人對明媚春光的贊美之情。
在教學中,老師通過配樂朗讀,聽課文錄音,觀看插圖等,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展開聯想、聯想詩中各種景物所組成的畫面,感悟詩境。如老師問:“一枝紅杏出墻來” 可以讓人想到園子里的景色更加美好,那么“ 春色滿園”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老師一個看似簡單,但很巧妙的問題,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把他們帶進了景色迷人的園子里,孩子們也情不自禁的描述開了:
生:園子里開滿了萬紫千紅的花,有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還有許多小蜜蜂飛來飛去。
生:園子里綠樹成蔭,柳枝在春風吹拂下猶如一個姑娘在梳洗長發。
生:園子里繁花似錦,光彩奪目,一枝紅杏伸出了墻外。
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愜意的情調!如此優美的庭園春景圖飛進 了學生的腦海。此時讓全班學生閉上眼睛,背誦全文,何不容易?
聽完學生的描述,老師不動聲色地說“同學們所說的真是太美了。作者用一首詩贊美了春天,那么你能用手中的筆把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寫出來嗎?”
書面表達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個難題,因此說寫作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攔路虎,可經過老師如此一番的指引,學生還會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手嗎?
我也曾經上過這首詩,在設計寫作之前,我還多設計了這么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為這么美的庭園起個相配的名字,學生起了一個個優美的名字(人間仙境、春滿人間、春色滿園、春意盎然……),另我至今難忘,這不就為他們的文章定好了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