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把握“孿生兄弟”的含義。
教學準備
生字新詞卡片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播放課件地球和火星,讓學生觀察。問: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孿生兄弟”的含義)
師總結板書課題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2.人們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那么火星和地球這兄弟倆什么地方像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帶著以上問題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詞
同桌相互質疑。(3)思考交流“課文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
2.檢查自讀情況,掃清閱讀障礙。
3.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下列詞語: 彼此 源泉 孕育 孿生兄弟 突如其來 家常便飯 集體大逃亡
4.思考交流“課文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課文具體描寫了火星和地球那些相似之處?
6.認真閱讀課文,簡單分析交流后給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孿生兄弟”推測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
第三段(6-8):闡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的原因。
7.按段讀課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內容。
三、小結
四、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弄明白兩者的相似之處與差異之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說說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這孿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處與差異之處呢?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合作探究之一 —— “長得太像了”
①多媒體出示: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同樣有南極、北極,同樣有高山、峽谷,同樣有白云、塵暴和龍卷風,同樣是四季分明,甚至連一天的時間都差不多!
②指名朗讀后提問: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倆的相似之處?
③學生交流,相機點出“太像了”、四個“同樣”、“甚至”)
④誰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他倆的相似?
⑤作者連用了四個“同樣”,寫出地球和火星的相似,這樣的句式叫排比句。
⑥結合課文說一說正確運用排比句有什么好處?試著運用排比句說一句話
教師小結:是啊,火星和地球“長得太像了”,真的好比一對“孿生兄弟”,我們再來齊讀一下課題!
2.合作探究之二——“都一樣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① 科學家是怎么推斷出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找出有關的段落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a.出示一張火星河床圖片說明有水的跡象
b.老師結合圖片介紹,相機點出列數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c.除此之外,2004年3月以后——(引讀第二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