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夢圓飛天》這篇富有時代氣息的課文報道了我國的“神州”5號飛船發射成功的經過,抒發了中國人民夢想成真的豪情壯志。整篇文章語言生動準確,充滿喜悅與自豪。教學重點是著重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悟夢圓飛天的喜悅之情和當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因此,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本文的重點詞句,通過反復朗讀理解文本,感受語言魅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在“成功發射”這部分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誦讀描寫“神舟”5號發射成功的句子,抓住“一秒一秒地逼近”、數字等關鍵詞語,想象并體會當時扣人心弦、激動人心的發射場面。我還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你什么時候也會心弦繃得緊緊的?繼而引導學生此時為什么每一個人都如此的緊張?我還設計了這樣的情境:當你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時,看到“神州”5號馬上就要發射了,你此時的心情怎樣?學生都說很緊張,我又讓學生把緊張的心情說具體。學生說“心都快要跳出來了”、“似乎可以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我又引導學生用比喻的方法,學生說“我的心像一只兔子砰砰直跳”。體會了緊張的心情后,再讓學生讀,感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了。
在講讀第十五自然段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老師是新聞記者,學生扮演總指揮、楊利偉的兒子、觀眾、戰友等角色。讓他們換個角度談談,當看到“神州”5號飛船發射成功后心情如何?更進一步點燃了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以讀代講,通過重點詞句,品味語言的魅力,共抒愛國豪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讓學生交流資料,介紹“神州”6號、“神州”7號成功發射的情況,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并在課后,將學生們收到的資料匯總,制作成資料集掛在教室里,供學生閱覽,豐富學生的航天知識。
《夢圓飛天》教學反思
《 夢圓飛天》是一篇通訊報道,報道了我國的“神舟”5號飛船發射成功的經過,字里行間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我在教學本課時注意了以下幾點:
首先以課題“夢圓飛天”入手,直奔主題問:課題中“圓”是什么意思?學生暢所欲言說:“圓是圓滿的意思”,“是圓夢的意思”,還有說是“團圓的意思”然后師又巧設一問:課題 “夢圓飛天”又是什么意思?學生的思考立刻推向深入,大家通過預習課文紛紛做答,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隨后師又問:“誰圓了誰的什么夢?”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到:“ 中華民族做了幾千年的飛天夢,如今楊立偉叔叔終于載著中華兒女的百年企盼飛上太空,中國人民的飛天夢終于夢想成真了。”話到此時,新的一節閱讀課也在同學們涌動著激情的感召下拉開了序幕。
其次,在這堂課的設計中我注重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圍繞一個大的探究性問題“文中哪些場面給你印象深刻,劃出來讀一讀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先由學生自主找出這樣的句子并讀讀再寫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四人小組交流,最后每組派一名主講人交流自己的體會。我再根據學生找到的重點語句相機教學,并指導朗讀。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始終處于主動學習,主動感悟,主動交流,充分理解,充分表達的氛圍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