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書 我快樂——閱讀《上下五千年》
教材簡析:
教材分為三個部分,導讀先以我們課文里學過的一些歷史故事引出《上下五千年》。然后介紹了作者的身份,接著說明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華民族悠久輝煌的歷史文化。
閱讀 《上下五千年》,旨在落實《標準》關于“少做題目,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過程中體會和享受讀書的樂趣,開闊他們的視野,啟發他們的智慧,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和愛國熱情。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作者,了解《上下五千年》對弘揚中國民族歷史文化方面的貢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
2、通過導讀,讓學生繼續學習讀整本書的基本方法。
3、通過自讀,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教學重點:
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過程中體會與享受讀書的快樂。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培養讀書做筆記的良好習慣。
課前預習:
選擇閱讀《上下五千年》中的一個故事,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故事的大概內容。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舊知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上一學期學習的朝代歌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好嗎?(幻燈演示)
2、過渡:五千年歷史長廊,風云變幻;
五千年文化長河,源遠流長;
五千年人物長幅,千姿百態;
五千年戰爭長卷,硝煙彌漫。
就是這樣的五千年,演繹出了多少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了多少個叱咤風云的人物,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跡!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課文中,就有這些歷史故事嗎?你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嗎?
(學生講,老師可相機演示:《大禹治水》《臥薪嘗膽》《李廣射虎》《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三顧茅廬》《鄭和下西洋》《虎門銷煙》等故事的幻燈。)
3、這么多的歷史故事,串成了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其實,它們還只是這長河里一朵朵小小的浪花。還有更多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都匯聚在一本書里,知道是哪本書嗎?
(板書:《中華上下五千年》)
二、簡介《中華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這樣一本好書,相信有許多同學已迫不及待地對它進行了了解,能說給大家聽聽嗎?
學生可能會說:
1、我瀏覽了一下書目,發現書中的內容是按時間順序編排的。與我們所背誦的朝代歌的時間一樣。
2、《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各種版本。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華上下五千年》出現了很多版本,時間也延續到了辛亥革命,甚至建國初期。
教師相機演示:
(1)最早版本的《中華上下五千年》的主要內容。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歷史讀物,閱讀其中一個個歷史故事,就能使我們具體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多么的悠久,祖國的文化是多么璀璨。在這套書中,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裁剪,用通俗的現代語言寫出來,不加以鋪敘和描寫,基本上沒有虛構。《上下五千年》按歷史順序編寫,涉及的時間從遠古到清朝的戰爭前。
(2)最早版本的《上下五千年》的作者林漢達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