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閱讀課文1-5自然段,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及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
2、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培養科學研究的志向,懂得大膽推測和科學論證是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
教學重點:了解火星和地球被稱為孿生兄弟的原因及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
教學難點:閱讀第5自然段,理解礦物中的水分是如何分離,形成湖泊和海洋的。
教具準備:相關課件、火星資料
教學過程:
一、第一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六課的生字,讀通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齊讀課題《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2、什么是“孿生兄弟”?(同一胎出生,雙胞胎)“孿生兄弟”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長相相似)
課文為什么把火星與地球稱為“孿生兄弟”?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揭示了答案,你能找出來嗎?
(“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同樣有……,同樣有……,同樣有……,同樣是……,甚至……。”)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句話中連用了四個“同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你知道這是什么句式嗎?(排比句)
句中的四個“同樣”讓我們讀起來有什么感覺?(火星和地球之間十分相似)
而且我們讀起來也非常有氣勢。
看來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真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實、十分形象、順理成章……
難怪人們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
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火星與地球之間極大的相似程度,好比“孿生兄弟“。
(指名朗讀“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孿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個“同樣”、“甚至”、“難怪”等詞。)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為什么課文把火星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嗎?
(因為……,所以人們把火星稱為……。)
還可以怎么說?
(人們之所以把火星稱為……,是因為……。)
3、說得非常好。我們再來看課題。齊讀課題。
現在你能說說“孿生兄弟”上為什么用引號?(表示特殊含義。)
你覺得課文用這個比方來形容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關系怎么樣?(很幽默、形象、生動)形象的比方讓本來枯燥的科普論文變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
課題中的破折號表示什么?(表示解釋說明)
4、過渡: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對“孿生兄弟”,科學家們也由此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
那么這種推測有沒有依據呢?
二、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讀第二自然段,談談自己的想法。
這種推測是有依據的。
(1)“科學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資料,發現……”
(出示火星河床圖片)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資料。誰愿意看著照片向大家介紹一下。
指名朗讀第一句。
(2)“2004年3月以后,人們通過……鉆孔分析,進一步證實……。”
看來科學家的推測是有依據的,大膽的想象推測離不開科學嚴密的研究認證。
2、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我們學習課文時,為了便于理解,常常要給課文分段。請大家結合上下文的內容,談談你的看法,你覺得這一段和第一自然段分在一起比較好,還是和下面的三、四、五自然段分在一起?
(意見一:和第一自然段分在一起。因為第一自然段寫了科學家根據火星和地球之間非常相像,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而第二自然段就進一步通過研究來證實這種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