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7(蘇教版五下教案)
課 題 練習7備課教師 孫亞珠
所屬冊數(shù) 第十冊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知道日常交往中的常用文明禮貌用語,并學會運用。2.通過誦讀幫助學生積累有關季節(jié)和時光的詞,豐富語言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進行有關提環(huán)保建議的口語交際訓練。 5.學寫毛筆字。
重點難點 1、通過誦讀幫助學生積累有關季節(jié)和時光的詞,豐富語言知識,提高文化素養(yǎng)。 2、進行有關提環(huán)保建議的口語交際訓練。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周圍環(huán)境的有關資料。
作業(yè)設計 開展“節(jié)約用水”的語文實踐活動。
教學設計 :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chuàng)設情境:作為晚輩的瑩瑩寫信給姑媽,是為感謝姑媽的感情邀請。
(2)學生讀這封信。思考:韓瑩瑩的回信用詞得體嗎?
(3)指名回答問題并說出道理。
(4)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不得體。因為沒有使用日常交往中的一些常用禮貌用語。
(5)學生給這封信加上禮貌用語。
(6)師生共同想想還有哪些這樣的詞語。(為第二部分教學作準備)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題中所列的日常交往中的常用詞語。
(2)學生思考它們該在什么場合下使用。
(3)學生回答并說出理由。
(4)教師小結。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這四個句子。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這幾個句子都要填入日常交往中的禮貌用語。
(2)學生填詞并說出理由。
(3)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使用這些詞語,這樣,既可增長語文知識,又可使自己在生活中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同學們要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詞的特點:它們意義相連,描寫了四季的更替和時光的變化。描繪四季的詞語都反映了各個季節(jié)的典型景物和特征。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大致意思。(讓學生知道每個成語的使用情況)
(6)學生練習練習背誦。
2.積累與反饋
(1)指名讀,集體練讀。
(2)鼓勵學生說出和這些詞相關的詞語。(比一比誰多誰快)
(3)集體齊背,指名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大江保衛(wèi)戰(zhàn)》。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
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教師重點指導“飄揚、徽、滔滔”等字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學生讀題,并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①課前的調查,了解。②對環(huán)境保護工作提建議。
2.指導。
(1)學生將課前的調查情況在小組中交流,和同學們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