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面…—面……、“只好”造句。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
4、結合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體會說話作必須做到言之有據。
二、教學重點:
理解人物語言、動作和外貌描寫的作用;結合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最偉大的人”’,體會說話作必須做到言之有據。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介紹人物,導人新課
1.對于愛因斯坦這個名字,我們一定不陌生。我們聽過他小時候做小板凳的故事,讀過他的名言。誰來介紹一下愛因斯坦?
2、簡介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粒子可以轉變為巨大的能量的理論,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確證,被確認為整個人類歷史上的科學巨人。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自己不過是自然的一個極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獻給了人類從自然界獲得自由的征程,最后連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但是正如英費爾德第一次與他接觸時所感受到的那樣:“真正的偉大和真正的高尚總是并肩而行的”,愛因斯坦的偉大業績和精神永遠留給了人類。(出示課件,文字和照片)
3.揭示課題
作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在科學領域里的巨大成就是家喻戶曉的,可是今天,一個偉人,偉大的背后,也有許多鮮為人知的人生小軼事,這些故事穿過歲月,歷久彌新。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文章——愛因斯坦與小女孩。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著名物理學家,一個是12歲的小姑娘,他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讀讀《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吧。 (板書:5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二、初讀課文,了解整體
1.自學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3)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交流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迎面而來 蓄著 儲蓄 積蓄 棕褐色
冷不丁 包裹著 趿拉著 納悶 衣衫不整
一撮短而硬的胡子 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
埋頭沉思 深陷的眼窩 裝束 兩手一攤
肩膀一聳 一塌糊涂
(2)理解詞語,補充幾個和冷不丁相類似的詞語
緊箍咒 莫須有 跑龍套 東道主 桃花源 孺子牛
手把手 冷不丁
(3)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4)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寫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與一個小女孩偶然相遇并友好相處的故事。
2.理清文章層次。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文中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
(2)交流: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寫一個12歲的小女孩在街上偶然“撞上”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
第二段(第四、五自然段)寫小女孩第二次“遇上”愛因斯坦,教愛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