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銀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落實本單元訓練重點,借助課題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第三、四段,感受劉司令員、鄧政委嚴守軍紀的崇高品質和年軍民魚水般的情誼。
二、教學過程
1、復習第一、二段,填空,再指名簡要回答課后作業第二題的第一小題。
(1)孫老漢見兩位首長(),忙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又是()又是(),忙( )了一壺茶送過去。
(2)劉伯承()勸他不要介意。鄧小平()拿出兩塊銀元,()把銀元()在孫老漢手里。這句話說明( )。
(3)茶壺是孫老漢打破的,劉伯承卻說:“你要幫助解放軍遵守紀律嘛。”這是因為()。
2、歸納學習方法。
(1)上節課,我們是怎樣學懂課文的?
(2)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學習方法。
①自讀課文,劃出有關詞句,思考課后作業題。
②緊扣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理解,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概括人物的品質。
③討論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按上述學習方法學習第三段。
結合課后作業第二題中的第二小題,引導學生自學,學生在劃出有關詞句自讀后,可按以下提示同桌討論:
(1)孫老漢是怎么送回銀元的?你是怎么讀懂的?重點詞句是哪些?
(2)老伴為什么埋怨孫老漢,埋怨的理由是什么?
(3)理解本段中最后一句話:“一次,……這下,兩位老人安心了。”引導學生思考:兩位老人為什么這才安心,反映了兩位老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讀后全班交流,回答課后作業第二題中的第二小題。
4、學生自學第四段。
先默讀第四段,再把下面三個問題的答案寫下來,然后參加小組討論。
(1)劉伯承司令員發現縫在衣領里的銀元時,兩位首長是怎樣再三囑咐警衛員的?
(2)“再三囑咐”是什么意思?你從“再三囑咐”中體會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孫老漢手捧兩塊銀元……心里念叨著……”的句子,體會孫老漢為什么如此感動。
5、讀懂“學習提示”,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借助課題想一想:這篇課文是如何圍繞“兩塊銀元”展開的?先用簡要的詞句寫出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可對照課后作業第二題中的三個問題,結合起來思考。
(2)把“兩塊銀元”這件事完整地說一說,再寫下來。
(3)讀讀自己歸納的主要內容,對照“學習提示”進行比較。
(4)小結:用“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要從課題展開,想想事情中的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
6、完成作業。朗讀課文。
三、教學反思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借助課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是一項實用性很強的訓練,而且必須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所以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依據課題提問題(誰給誰送兩塊銀元?這兩快銀元怎么送的?結果又是怎樣?)讓學生感悟到可以借助課題歸納主要內容。接著第二課時有重點地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在學生理解這些問題的基礎上,圍繞課題,寫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最后把所有答案連起來讀一讀,看看句子是否通順,前后是否連貫,修改后再寫下來,既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樣一來,學生對于借助課題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的含義和步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便于學生今后自主地采用這種方法概括其它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