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第九冊《浙江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主動積累“吞天沃日、若隱若現、人山人海”等詞語。
2、背誦《浙江潮》,熟讀《觀潮》。
3、通過對比閱讀,領悟和學習文章結構嚴謹、語言精煉的特點。
4、體會文章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5、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培養熱愛自然,親近的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古文文意。
教學重點:通過對比閱讀,領悟和學習文章結構嚴謹、語言精煉的特點。
體會文章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錢塘潮圖片或播放視頻
2、板書課題《浙江潮》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你能根據《觀潮》的描寫大體弄懂《浙江潮》的意思嗎?
2.檢查生字.詞。
3.指名讀浙江潮,思考:文章寫得是什么?疏通文意,大概了解文章內容。
4.再次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
①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稱浙江潮為“天下之偉觀也”?作者是怎樣描寫浙江潮的?作者從形、聲、色、勢等方面描寫了大潮。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做標注。
③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來寫浙江潮?(比喻、夸張)有什么作用?
5.文章嚴謹的結構特點。
三、交流匯報
1.交流自讀疑難
2.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3.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學生交流有關資料,探究奇觀的成因)
四、布置作業
1、背誦《浙江潮》
2、寫會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觀潮
二、檢查預習:
1、通過預習,你認為哪些生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學生進行交流,糾正讀音
2、指名朗讀本課生字新詞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4、學生質疑
三、學習課文:
1、理清課文脈絡:快速瀏覽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2、學習潮來前課文1—3自然段
找出寫大潮來之前江面景象及人們心情的句子,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江面平靜人們急切)
3、精學“潮來時”,學習課文4—5節。
播放錄像思考:潮來時有哪兩點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的聲大,浪高)教師指導學生自己讀4—5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寫潮的樣子”的句子。
知潮聲、知潮形、知潮序、
訓其說解其情
4、自學“潮過后”學習課文第六節。
5、再憶“潮來前”,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天下奇觀”。
四、對比賞析:
浙江潮和觀潮兩篇課文的不同之處?
語言文字方面朗讀感受方面內容結構方面
板書設計:
浙江潮觀潮
形:僅如銀線潮來之前
聲比喻
色:玉城雪嶺潮來之時
形夸張
聲:如雷霆
潮來之后
勢:震撼激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