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葉挺將軍堅貞不屈的崇高革命氣節。
3.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二、教學重、難點
1.分析詩人在“爬出來”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兩者中的選擇,體會詩歌中兩個“自由”的不同含義。
2.了解詩的寫作背景,讀懂詩句的意思。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收集有關革命烈士事跡材料。
2.收集葉挺將軍的資料,了解本詩寫作背景。
3.小組討論,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教具準備 cai課件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師敘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幸福的時代,可是你們知道嗎?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面對毒刑拷打,堅貞不屈。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你能說出幾個嗎?(課件展示革命先烈圖片,像放電影似的逐個從屏幕中走過,配樂)看見他們,你們有什么感受?
2.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學習課文。(師板書課題)
(課前我引導學生收集反映革命烈士事跡的材料,了解詩的寫作背景,縮短詩歌的年代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課上,借助課件,配樂播放學生熟悉的革命英雄形象,引導學生談感受,同樣是為了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本詩的距離,讓學生進入生動的情景中。)
(二)釋題,介紹作者
1.從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呢?
(從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墻緊緊圍住,如籠中之鳥,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關在監獄里。“囚歌”在本文中指革命者在敵人監獄里寫的詩歌。)
(中國的漢字充滿著魅力,每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一首詩。通過讓學生觀察“囚”字的字形,推斷出它的字意,讓學生從字形上,解決詩歌題目的含義,與課題對話。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字的魅力。)
2.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知道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嗎?用你們搜集到的資料和你了解的知識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課前安排學生去查詢相關資料,培養學生預習課文的能力。在交流時,學生不僅互相傳遞信息,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還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了一些處理信息的方法。)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2.指名接讀課文,注意正音。評價讀得怎么樣?
3.齊讀課文,注意剛才糾正的地方。
(本文是一首詩歌,節奏鮮明,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在朗讀上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教師的范讀。在初讀課文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把詩歌讀通讀順,讀出詩的節奏,為下一環節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像,在讀中得到感情的升華做好鋪墊,從整體感受詩歌內容。)
(四)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剛才我們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關在監獄里,讓人失去自由!那么請找一找這首詩中幾處提到“自由”,勾畫相關句子,想想每處“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