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古城》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文章主要介紹了民居、大昭寺、八廓街三個地點,三個句子將課文內容前后連貫,是學生在以后習作中的重點。通過找句子了解主要內容,讀句子理清文脈,再讀句子感受文章渾然一體的感覺。扎扎實實地訓練,落實這一目標。
對于略讀課文,更應關注學法指導,使學生明白如何學習。
三、 聚焦“經幡”,感受佛教氣息
1.定格民居。自由讀1~2段,想想作者是怎樣介紹民居的?
2.聚焦“經幡”。同學們,通過我們剛才讀課文,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書:經幡)文章中是怎么描寫經幡的?找找句子,讀一讀,教師隨機評價。
平頂的白色樓房一座挨著一座,黑框的門窗上裝飾著條條漂亮的短皺簾,家家的樓頂上五彩經幡飄飛……
爸爸曾對我說,把經幡插在樓頂,是為了祈盼新的一年人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正月里我們登樓遠望,但見鮮艷的五彩經幡四處飄揚,整座拉薩古城,像一支正要啟航的漂亮而龐大的艦隊,布達拉宮則是無與倫比的旗艦。
3.出示經幡圖片。
(1)請你仔細看,你看到了什么?(評價:你看到了它的形狀和顏色;關注:經文)
(2)想像:每當風起的日子,經幡隨風飄揚咧咧作響,你聽到虔誠的藏民仿佛在向神佛祈盼著什么?
(關注句子:把經幡插在樓頂,是為了祈盼新的一年人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3)老師想告訴大家其實并非在新年時才可以看到經幡,只要你踏進拉薩這片土地,隨處可見經幡隨風飄揚。
4.讀書深化。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感受這一壯觀的場面。引讀:我們登樓遠望——
5.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讓我們仿佛也置身在古城拉薩,欣賞著這樣到處隨風飄揚的經幡,你感受到這空氣里分明洋溢著一種什么氣息?板書:佛教氣息
6.小結:是啊,同學們,我們說作者真是慧眼獨具,他正是抓住了最具典型、極富特色的經幡,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古城處處都洋溢著一份濃濃的佛教氣息,體會到拉薩這神佛之地的魅力。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聚焦經幡,通過讀文,看圖,再讀文,通過語言回旋,層層遞進,使學生明白作者不寫民居的外形特點、建筑材料,而是抓住最具典型的經幡,讓我們感受古城處處都洋溢著一份濃濃的佛教氣息,進而體會作者選材的獨特性,使人文性與工具性相互交融。
四、 語段比較,感受佛教氣息
1.默讀第3段思考大昭寺又是抓住什么來展示獨特風貌的?劃出相關的語句。
2.交流反饋,指名讀句子。(糾正“寶幢”讀音:寶幢是佛教里的一種特殊的飾物,上面刻著許多經文,像一個很大的柱子,我們把它讀成寶幢)
3.短短的一句話,我們看到了,引讀:寺頂上耀眼的金頂……那么多的佛教飾物。板書:佛教飾物
4.語段的比較。介紹大昭寺的句子與跟1、2兩段中介紹民居的句子比較有什么不同?
民居:作者是抓住最具特色的經幡作具體地描寫。
大昭寺:抓住很多佛教飾物簡略描寫。
小結:對啊,同學們,作者在介紹大昭寺,用簡練的語言,以詞組的形式出現。如同一個照相機,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不斷地拍攝著。
5.讓我們也仿佛走進了大昭寺里。來,一起欣賞。(出示圖片)寺頂上耀眼的金頂,鎏金的勝利寶幢,展翅欲飛的“香香”鳥,安詳的雙鹿。同學們,這就是氣勢宏偉、典雅、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昭寺。欣賞著這些,你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氣息?(佛教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