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擻、綻、扳、咚),能正確讀寫“破綻、精神抖擻、膀大腰圓”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抓住人物的動作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題:
(猜謎:亭亭玉立花仙子,喜歡生活水中央。愛穿白色粉紅衣,常常坐在綠船上。)
1、師(課前談話):同學們喜歡看電影嗎?都看過什么電影?
2、電影也陪伴著老師這一代的童年。不過,那時是黑白電影,你們有興趣去欣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拍于1963年的黑白電影《小兵張嘎》片段,它曾經獲得過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出示課件)
3、師放片段,并請同學說說放了什么內容呢?(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4、師:你真棒,既說出了事件,還向我們介紹了兩位主人公,他們分別是“小嘎子和胖墩兒”,(你來讀讀,你來讀讀,)(評價:讀來真親切,這個兒化音讀得真好聽)。老師要考考你,你能從名字中推測出這兩個小主人公的特點嗎?
(生:……)(嘎、胖)
5、引導:大家猜得對不對呢?那就讓我們來學習作家徐光耀爺爺寫的小說《小兵張嘎》中的一個片段描寫,一起走進文本,去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形象吧。(出示課件,讀課題)
二、初讀片段,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1、 出示自讀要求。1、選擇喜歡的方式讀片段,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理解詞語。
2、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他們是怎樣的孩子?劃出相關句子,做批注。
2、學生自讀。做批注。
3、 檢查個別詞語,并了解意思。(課件)精神抖擻(s ǒ u)公雞鹐架(qi ā n)意思了解
露出破綻(zh à n)扳不動(b ā n)
三抓兩撓(n á o) 推拉拽頂(zh u à i) 做動作,拽的寫法
4、感悟人物特點:同學們,你從字里行間看出他們是怎樣的孩子呢?(課件)
`(生找句子,說理由,師板書特點詞語)
5、明確寫法:你們真會讀書,那么你們一定發現了,作者主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特點的呢?(動作描寫,板書)
三、精讀片段,感受寫法。
那好,讓我們繼續走進文本,把描寫兩個人物的動詞找出來標上記號,小嘎子的動作詞語用“▲”表示;胖墩兒的動作詞語用“●”表示
1、反饋:
(1) 小嘎子的方面:
a倆人把“槍”和“鞭”放在門墩上,各自虎勢兒一站,公雞架似的對起陣起來。
誰先來說說,從“虎勢兒一站”你體會出了什么?
生:從這個詞我體會到小嘎子像老虎一樣非常勇猛。
師:你體會得真好。“虎勢兒”中的虎就是“老虎”,“老虎給你們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兇猛的。
生:氣勢洶洶的。
生:非常恐懼的。
師:來,一起讀“虎勢兒”這個詞,讀出老虎的兇猛。
同學們,小嘎子這“虎勢兒一站”, 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嘎子?
非常勇猛、很有氣勢、威風凜凜
生讀“虎勢兒一站”
”此時此刻,小嘎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我先得在氣勢上壓住他,所以我要站得勇猛些。
生:他在想:我不能跟胖墩來硬的,我得智取。
生:他在想:哼,想贏我的槍,沒門。等著瞧!
同學們,你們說的都不錯,我們從動詞中感受到了小嘎子的氣勢逼人。(板書)齊讀句子,感受氣勢。
b“起初,小嘎子抖擻精神,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