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寫一組》教學設計
一、概述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
· 本課是第六單元“作家筆下的人”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需3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本課由3個獨立的片段組成,《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選自中篇小說《小兵張嘎》,《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選自《儒林外史》,《“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選自《紅樓夢》,這3個片段分別描寫了小嘎子、嚴監(jiān)生和王熙鳳三個人物形象。3個片段都是寫人的經典之作,但每一個片段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側重點都不盡相同。
·學生通過本課的閱讀學習可以感受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并從中體會作家一些寫人的方法,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能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能自己查字典解決。
(2)會寫“擻、媳、騷、斂”等14個生字,書寫端正整潔,筆順正確,間架結構規(guī)范。
(3)能正確讀寫“侄兒、破綻、穿梭、郎中、媳婦、輝煌、苗條、風騷、打量、標志、氣派、祖宗、可憐、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圓、斂聲屏氣、放誕無禮、轉悲為喜”等詞語,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了解詞語的大致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精彩語段。
(5)能通過閱讀感受到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三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6)能通過閱讀、抓重點語句品味及討論交流,學會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肖像、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在閱讀中提出不理解的詞句,在從質疑到答疑的過程中體驗理解詞句的方法。
(2)能夠通過自主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動腦思考、同學交流、表達反饋的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3)能夠通過合作交流和討論,體驗資料搜集和合理選擇運用的方法。
(4)能夠積極主動表述自己的閱讀體會,在與他人交換意見的過程中體驗到表達的方法;
(4)能夠悉心傾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對于閱讀理解有不同的感悟樂于用語言表達出來與其他同學交流,體驗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5)能夠借鑒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語段,學寫一段話描寫人物,體驗描寫人物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到三個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在頭腦中浮現出人物鮮活的形象。
(2)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都是10歲左右的兒童,思維較活躍,對語文學習有一定的興趣。
2、學生進入高年級,抽象思維能力開始逐步發(fā)展,生活空間進一步擴大,聽說讀寫能力也進一步提高。
3、學生有一定的協(xié)作能力,在與同伴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渴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贊許。
4、學生對于直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而且好奇心很強,圖文音并茂的多媒體教學能夠更有效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學習的興趣。
5、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中能理解文章表達的內容,感受到文章傳遞的思想,同時有閱讀優(yōu)秀作品的欲望。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策略: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描繪、多媒體再現課文情境和音樂渲染等對教學有利的因素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情境中去感受、領悟。
2、示范—模仿教學策略:對課文中一些重點句(如第一片段中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長句、難讀的句子(如第三片段中描寫人物服飾的部分),教師應先進行范讀,進行重點指導,再讓學生試著練習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