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教材的本身就是智慧結(jié)晶。這節(jié)課我就以學生比較喜歡的“小品”——課本劇為突破口,在表演中,托德的見風使舵、以貌取人、刻薄,老板的見錢眼開,都被演員們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觀眾們?nèi)炭〔唤_@樣的設計有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新知識,在參與中深刻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升華人物的情感體驗,大大縮短讀者與作者心靈對話的距離。使學生更快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和重點,讓他們通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感悟人物性格,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積極體驗者。
本節(jié)課“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分析人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以說是一個亮點。學生由對課內(nèi)人物的分析而聯(lián)系到生活中的人,拉近了教材與生活的距離,引發(fā)學生的共鳴,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真正受到啟迪,還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提高對生活中人與事的認識,真正地讓生活與課堂成為一體。
回想這節(jié)課,我感覺整個課堂始終都處“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勃勃生機之中。學生積極投入,熱情很好,精彩的發(fā)言一浪高過一浪。直至課上完了,熱潮還久久不肯退去。我想:這是因為整個教學設計是立足在“生活”這縷“東風”之上的緣故吧!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本冊第七組課文為人物描寫專題,學生在升入五年級之后,隨著閱讀面的擴大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對文學作品中人物的鑒賞已具初級能力,但在方法上的認識還屬感性。本組教材的編寫正是要以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為主要目的,兼之以寫作方法的指導。幾篇課文均選自中外名著,篇幅不長,但人物刻畫經(jīng)典,是指導學生學習鑒賞的好教材。
《金錢的魔力》一文選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文中托德和服裝店老板兩個人物個性鮮明。教學時,我先由人物描寫方法的總結(jié)導入,既是對前面幾部作品藝術手法的總結(jié)梳理,又為本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學習指導。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回顧了拓展材料《儒林外史》中胡屠戶這一人物形象,以其因權(quán)勢而發(fā)生的前后不同變化,帶出了本課課題:“金錢會讓人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引入《金錢的魔力》一文的學習。
本課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以前曾接觸的人物刻畫方法外,作者還運用了對比這一手法。對對比的體會主要是通過對情節(jié)的梳理,由感性認識到評議、總結(jié)逐步實現(xiàn)。作為自讀課文,學生的探究活動應為主,教師只給予適當?shù)奶崾荆瑢W生在暢快的交流之后,對比的效果自然彰顯。教師需要關注一個情節(jié),即百萬大鈔出現(xiàn)之前、之后,板書中再鮮明地體現(xiàn),學生登時感受到兩個人物前后不同表現(xiàn)所揭示的人物特點,“金錢的魔力”使人的本性暴露無遺,似魔鏡讓善于偽裝的人原形畢露。對比手法的運用正是強化了這種表達效果,學生也在鑒賞的同時獲得了寫作方面的啟示。
教授寫人記事的文章時,我們完全可以引領學生直接切入文章的關鍵,即人物刻畫及寫作的主旨,教學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以評價人物為目的,指導學生透過情節(jié),透過文字渲染,體會人物個性特點,同時,收獲作者寫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