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說課設計
說課內(nèi)容:人教版國標教材五年級下冊第25課
一、說教材
這篇優(yōu)美別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學教授、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寫的。它不同于那些純粹描寫景物風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來的語氣講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國求學時的親身經(jīng)歷,描繪了德國家家戶戶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的情景,并用凝煉的語言道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最后講述1980年再次來到德國,再次看到這番情景,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讀起來既讓人大開眼界,又叫人回味無窮。
縱觀全冊,第八單元是最后一個教學單元,它的主題是“多姿多彩的異域風情”,訓練重點是“揣摩積累語言、了解異國風情、拓展搜集資料”。而作為第八單元的開篇課文,并且是講讀課文,文本的詩情畫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編者的編寫意圖、教者的預設生成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鳴點,形成教學目標:
1、體會文本語言美——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披文入理,積累語言;
2、感受風土人情美——了解一些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
3、搜集資料實踐美——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單元中剛學習了“利用信息,寫簡單的調(diào)查報告”。)
教學時間為2課時,教學重點在于揣摩、積累語言,了解德國風土人情;教學難點是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教材文質(zhì)兼美,但較為淺顯簡明,五年級學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采用“課前搜集資料—質(zhì)疑研讀課文—把握重點讀議結(jié)合”,并輔助采用“圖文結(jié)合法、情境渲染法”等。
2、說學法: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我將引導學生“搜集資料—自主質(zhì)疑—以疑促讀—讀議交流”的方法來學習,即課前收集資料,增進對季羨林和德國的了解,然后自主質(zhì)疑,以疑促讀,做到聯(lián)系上下文,邊讀邊想,讀議交流。
&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因此,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上我關(guān)注了四個呼應:一、課堂問題與學生質(zhì)疑相呼應,注重教學實效和學生的學習內(nèi)驅(qū)力;二、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語言審美相呼應,契合了文本重點和學生的語言積累、情感熏陶;三、拓展練習與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相呼應,突出了學生自學能力和課外延伸、認知世界的個性需求;四、人文熏陶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相呼應,順應了教學境界與學生認知世界、形成人生觀的科學途徑。
三、說教學過程與設計理念
一、課前預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課前,根據(jù)五年級學生的能力特點,請他們自學生字詞(部分重點字詞將結(jié)合教學加以指導),把課文讀通順;組織學生搜集資料,可以設置四個小專題“季羨林與德國”、“鮮花勝地——德國”、“德國的風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國歷史和名人”,這樣更有針對性,避免盲目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