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學后感悟: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對同學們說的結束語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金錢又不是萬能的。它買不來真情、友情、愛和生命。
《金錢的魔力》教學反思
《金錢的魔力》一文選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這篇課文很有挖掘、開發的價值,通過托德和老板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細致刻畫出兩個市井人物的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丑惡嘴臉。
我在教學時是這樣安排的:
一、故事導入 激發興趣
1、講述故事,交代背景。
(作為《百萬英鎊》的節選,在故事情節上具有隔斷性,因此要還原故事背景。背景是理解故事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向學生介紹一下小說《百萬英鎊》的故事起因,否則學生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怎么會擁有一張百萬英鎊的鈔票?一個百萬富翁怎會連買一件最蹩腳衣服的零錢也沒有?當我們把這篇課文放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中時,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還會自發地產生進一步的閱讀需求,由課文轉向小說,由單個故事走向多個故事。)
2、板書課題,介紹出處。
二、檢查自學 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一找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想想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2、梳理人物,借助人物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 托德 我 老板
三、凸現重點 感受人物特點
(《金錢的魔力》這篇課文的最大價值在于它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畫。無論托德還是他的老板,其一舉一動,一言一顰,無不是金錢力量的化身。所以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是本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感受“托德”特點
(二)感受“老板”特點
在教學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反復體悟,并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由表及里,走進人物充滿銅臭的內心世界,從而真正理解金錢所煥發的巨大 “魔力”。
四、拓展延伸 內化積累
一張百萬大鈔的魔力也不僅于此,它還給文中的“我”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但是這百萬大鈔只是兩個富豪用來證明自己觀點的賭具,當打賭結束后,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讀一讀原著,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當然整堂課的教學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對描寫人物的句子扣得太細,過于讓學生圍繞人物的內心,凸顯人物的個性,致使忽略了文本的其他描寫;教學只停留在課文基礎不要以貌取人,忽略了對學生正確的引導,既在現實生活中,金錢買不到親情、友情------很多東西,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要。在教學時急于想把作者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精妙之處讓學生體會,因此對學生的引導太多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我感悟不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