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國美麗的風土人情。并嘗試背誦。
2.抓住關鍵詞句,例如“都”字,從德國人的言行中感受他們處處為別人著想、友善、熱情的品質,理解德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
3.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領悟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好。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國美麗的風土人情。并嘗試背誦。
教學難點:從德國人的言行中感受他們處處為別人著想、友善、熱情的品質,理解德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于老師非常高興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上一節語文課。老師呀,如果有外國游客來到我們這兒,想游覽一下的話,同學們有什么景點可以推薦給我呢?(學生可能提到文廟、太陽島等)
聽了同學們的話,游客們一定會對我們花兒濱這座美麗的風光景色有一定的了解,對中國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儒家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這個文明之邦、禮儀之邦最值得驕傲的。那這節課,讓我們去了解外國風光、異域文化。
板書課題。齊讀,抓住關鍵詞朗讀。質疑?
二、教學新課
1.首先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
第一自然段,注意重音愛美花 德國
第二自然段。讀準脊梁一詞,脊是三聲。知道脊梁是什么意思嗎?指人的后背。
師:一般我們什么時候能看到人的脊梁啊?
師:聯想到我們人體,即使是直立著也不容易看到脊梁,必須努力向前弓著身子,并且把頭盡量伸拉出去,脊梁才會顯現出來。
師:在文中花的脊梁指什么呢?
生: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干。
莞爾一笑的意思理解一下。
第三自然段。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注意讀準,
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注意斷句,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
第四自然段。讀順即可。
3.同學們,課文又讀了一遍。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德國留學的時候,看到他們都將花栽種在窗外給別人看。因此每一條街道的景色都很美,感到他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
生:多年以后,作者再次會德國有了更深的體會。說德國有奇麗的景色,是一個奇特的民族。
4.同學們課文讀到這兒,有沒有沒讀懂的地方,或者說哪些你覺得需要讓大家重點理解的語句嗎?
生:我覺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不好理解。
生:文中說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我覺得這句話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生:老師,我覺得結尾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夢不好理解。
師: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梳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德國的風光,一個是文化,也就是民族的奇特。下面就讓我們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去體味那奇麗的景色吧!請大家讀讀第三自然段,畫畫描寫景色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生:老師我畫的是“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我感受到這些花開得非常而且非常美。
師:那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
生:老師,我畫的也是這個句子。姹紫嫣紅,可見這里的花色彩艷麗。
師:是呀,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閉上你的眼睛,想想,你都看到了什么?你仿佛聞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