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閱讀中生成真實的語文味──《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實錄及評析
師: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就是德國民族奇特的地方呀!
屏顯: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指名讀。)
師:你怎樣理解德國人的這種境界?
生: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這是“我為人人”,可一到街上,德國人又都能看到別人為我種的花,這是“人人為我”。
師:你的感悟非常睿智!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也體現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呢?
生1:我可以講一件事,我把書捐給了圖書角,大家都可以看到我的書,我也可以看到大家捐的圖書,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生2:我們在校園里打掃清潔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我值日時為同學們打掃了衛生,而同學們也曾為我打掃過衛生……
生3:我有困難時,我的同學幫助過我,當我的同學或朋友有了困難時,我也要幫助他們。
……
師小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其實不僅存在于課文中,它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只要人人都付出自己的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評:語文課程的資源蘊藏在學生的語文生活中。而在這堂課中,教師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作橋梁,巧妙地為學生開拓了課文至生活的資源鏈接,用多種形式拓展了學生知語文、學語文、用語文的良好審美習慣。在這有效的拓展中,師生是平等的,情感是真實的,對話是和諧的,意境是美好的。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乍一看,頗像一句過了時的宣傳口號,但教師并不在意也不高調渲染它的思想性,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心靈,由課文至生活,從作者到讀者,全面創設平等和諧的表達環境,引導學生從文中明白的道理談起,走進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在生活到語文中習得做人的道理,暢談充滿個性的發現,表述自身獨特的感受,在平等交流、真實對話中生成語文學習的真實情趣,讓學生感悟到至美的語文意境。這一設計著眼于拓展課程資源和尊重體驗性學習的自主性,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有利于學生語文個性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