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草船借箭(A、B案)
(可以是:諸葛亮面對南岸,仰天大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這是對戰勝周瑜后,抑制不住的爽朗的笑。)
(可以是:諸葛亮看著眼前的船只,聽著擂鼓、吶喊聲,微微一笑,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這是自豪、自信的笑。)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用朗讀把“笑”的不同內涵讀出來。
二、營造“對話”,塑造人格
1.同學們能不能用恰當的成語或四字詞語來概括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生上臺板書)
2.用關聯詞說話訓練。
提供幾組關聯詞:
因為……所以 如果……就 只有……才 雖然……但是 一……就
談話:老師提供幾組關聯詞,同學們盡量多地選用這幾組關聯詞,結合剛才你們概括出來的表示人物性格特點的詞語,把草船借箭這個歷史故事的前因后果介紹完整。
3.匯編詩歌,體味經典。
師:把故事編成了文字:
草船借箭 不尋常,
要論成敗 有文章。
都督周瑜 欲陷害,
孔明先生 巧應對。
妙算天文 霧漫天,
通曉地利 蒙曹操。
洞悉人心 妙計成,
箭如雨下 滿載歸。
神機妙算 諸葛亮,
世世代代 美名揚。
喜歡的同學讀一讀,也可以背誦下來。
三、鏈接名著,拓展文本
請同學們自由暢談讀《三國演義》的原著后的體會,如“空城計”;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云長義釋曹操”;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銅雀臺,孔明三氣周公瑾”。
四、作業超市
1.接龍復述故事。
2.把文本演繹成課本劇。
(福建省廈門市金尚小學 蔣麗萍)
b案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介紹名著,了解大勢
1.教師介紹名著《三國演義》的故事梗概。
2.師生合作介紹“草船借箭”前的三國形勢,以及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諸葛亮的表現。
二、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課題:草船借箭
2.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根據學生的回答,梳理問題:
誰草船借箭?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樣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沒有?
三、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這些問題實際上要我們回答什么?請用陳述句表達。
草船借箭的原因、經過、結果。
2.給文章分段:一(1~2節)、二(3~5節)、三(6~9節)、四(10)
這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并說說主要內容。
四、自讀第2至第5自然段,指導感情朗讀
1.找出這幾段的特點。(以對話形式出現,且無提示語。)
2.根據人物對話內容,揣摩人物思想狀況、性格特點,自加提示語。
3.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中注意讀出語氣,探究人物特點。(通過感情朗讀,感受人物形象。)
五、讀第6~9自然段,了解借箭經過
1.先說經過。出示示意圖(圖略),自己讀書,自己畫圖,說明理由(也就是因果關系。)
2.分析保證借箭成功的因素。
(1)霧的作用。(冬季,霧在四更最濃。)
(2)船的作用。(草人──霧中似人;相連──空隙較小,易于受箭,正反都可受箭。)
(3)曹操多疑之心。(不僅不輕易出動,令弓弩手射箭,不調六千名弓弩手,使箭更多。)
(4)士兵作用。(擂露吶喊,虛造聲勢,引敵射箭。)
(5)水的作用。(冬季刮西北風,使船回去時“順風順水”。這時文章第二次提“冬季”;等到曹軍發覺時,船已飛一樣駛出二十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