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16課《橋》教學實錄
時間:2009年3月17日上午第一節(8:35——9:15)地點:福州臺三小多媒體教室
記錄人:洪月玲項永鋒 陳金敏 楊麗娟 倪慕新 葉偉彬 徐衛玉 楊德民 方福平 張玉鳳 陳云勇 林小玲
組長: 楊麗娟 楊德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播放歌曲)
師:同學們,這首歌是不是很熟悉,有誰知道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生321:《為了誰》。
師:這首歌歌頌了那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今天學的課文里也有一個不平凡的人,他是誰呢?
生121:老漢。
師:課題卻叫“橋”(生讀題),再讀!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輕聲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感悟老漢的形象:
(生輕聲自由讀課文)
師:謝謝五(四)班的同學,讓我聽到了最美妙的聲音,同學們,課后有這樣一道學習提示,誰來讀讀(課件出示課后習題)
(生讀)
師:聲音非常好聽!的確,課文一次次寫到暴雨和山洪。
(板書:山洪)請同學們拿起筆把它劃下來。(生認真劃)
師:都找到了嗎?我看到好多同學認真劃,如果老師讓你用一個字概括這場山洪暴雨的特點,你會用哪個字?
生221:猛烈(師提示用一個字)
生222:猛。
生331:兇。
生431:野。(這個“野”用得太好了。)
師:作者到底怎么表達才讓你們有這種感覺?(課件:出示三個句子)
師:作者用了三種表達方式,自己先讀讀。(自己讀自己的)
師:讀清楚了嗎?
生151:讀清楚了。
師:那我要問了,哪一組有最簡短的句子。(一起告訴我)
(生齊答第一組。)
師:在哪,幾個字。
生262:兩個字。
師:過去見過沒有?
生451:沒有。
師:自己讀讀看,有什么感覺?
(生自讀)
師:這場暴雨有什么感覺?
生362:這場暴雨來得沒有規律。
生421:這場暴雨十分兇猛。
師:這場暴雨來得十分兇猛、可怕。
生231:這場雨非常大。
師:太大了。
生232:這場雨就像一個大盆裝滿了水往下倒。
師:想起一個詞叫“傾盆大雨”
師:你們的感覺絕對是對的,肯定是對的,但卻不僅僅是這些,再讀讀還會有什么新的感覺。我請一個同學讀。
生讀:像潑,像倒。
師:用力點。
生再讀(有感情地,讀出味道)
師:大家一起來!
(全班齊讀這兩句)
師總結:短句才會有力,簡短才能有力,這樣寫才能寫出雨的力度。
師:第二句我們換一種方式讀。(指名三個學生讀)
師:三個孩子讀前三個語句,第四句全班一起讀。
師:開始。
(生讀)
師:滿意嗎?有什么感覺?
生431:我感覺不到山洪那種很兇猛的氣勢。
生452:我覺得沒有感覺到山洪的那種速度。
師:你們的感覺真對,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呢?到底怎么讀呢?洪老師給大家兩個符號。(板書:“<”“ >”)
師:這是什么符號?
生351:大于號,小于號。
師:數學學得不錯。
生121:音樂中的漸強,漸弱符號。
師:你音樂學得好。
師:現在,我要從這兩個符號中選一個用到這一句的朗讀中,你想選哪一個?
生齊答:漸強。
師:異口同聲,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生262:因為,山洪是比較猛的。
師:是越來越猛,危險是越來越近的,就得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指名讀句子,三個讀前三句,全班讀第四句。)
生讀得很有氣勢。
師:這么一讀,就把山洪的氣勢讀出來了,這叫一連串的渲染。
師:第三種,你們自己來發現,發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