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力量》教案
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放棄、下旬、募捐、水泵、顛簸、節奏、簇擁、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聲不吭”等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從字里行間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并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3.領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并能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重點: 體會瑞恩的夢想是怎么變成現實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教師板書“夢想”。請同學們談一談什么是“夢想”。
過渡語:“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并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出努力。
2.同學們,現在請你告訴大家:你的夢想是什么?
小結: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并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跡。(板書,完成課題)
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3.今天我們要認識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為自己的一個夢想而改變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運。正是這位小男孩用一顆金子般的心幫助了那些急需幫助的人們,讓我們深深感動。現在就請同學們來閱讀這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吧。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夢想”是什么)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讀通課文。(課件出示問題)
2.交流:課文主要內容(課件出示)
(課文通過記敘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為了實現“給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這一夢想,而不懈努力終于使夢想成真的經過,體現了瑞恩的一顆善良、堅定執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3.嘗試理解“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課件出示)
⑴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1. 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又干凈的水喝。
2.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
3.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⑵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夢想?”
瑞恩的夢想在不斷地變大,從挖一口井到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凈的水。
三、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夢想”是怎么實現的)
(一)學習1、2自然段
1.讀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產生夢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 指名學生說并指名讀“在非洲……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