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復習朗讀,導入新課1、(播放洪水畫面)上節課我們讀了《橋》這篇課文(板書課題:橋),理解了生字詞,了解了課文內容,感受到了洪水的迅猛。現在,就讓我們回到當時的場景,再次感受人們所面臨的危急情勢。
(點擊,在畫面上出示描寫洪水的句子)齊讀句子。
2、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當一百多號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橋擁去時(板書:村民),有一位老漢早已站在了木橋前(板書:老漢)。讓我們繼續與文本對話(示意學生拿起書),去感受老人的人格魅力,體驗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研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師: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畫下令你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把你感動的原因寫在句子旁邊。
2、學生自主研讀,寫批注。教師巡視。
3、交流感悟,指導朗讀。(課件分別出示句子)
⑴ 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學生讀7、8、9自然段)
老漢沉著冷靜,嘴上不說話,心里正思考著應對突然來臨的災害的辦法。“像一座山”,說明他臨危不懼,形象地表現了老漢是村民的主心骨,對穩定村民情緒所起的作用。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齊讀句子后,學生再舉手發言,繼續談下面的句子。)
⑵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面!”(學生讀10、11、12、13自然段)
說話簡單有力,以嚴格的先人后己的黨紀控制了局面,組織大家有序地撤離。
(在這里相機板書:黨員、群眾)
(指導有感情朗讀老漢說的兩句話,要讀得干脆、有力,節奏快,采用個別讀、分角色讀、評讀等方式。)
⑶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到:“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學生讀14、15、16自然段)
從“沖、揪、吼”這幾個動作,看出老漢對小伙子很兇。(你能不能把老漢很兇的態度讀出來?)
這個小伙子是他的兒子,老漢卻一定要他排到隊伍最后去,老漢此時想到的是什么?(群眾的利益應該放在第一位。)
師:文章當中還有令你感動的地方嗎?(學生繼續發言)
⑷ 老漢吼到:“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學生讀17~24自然段)
到最后危難關頭又“吼”又“推”,可以感受到老漢愛子情深。
師:你的心思真細,說得真好!
⑸ 讀15~21自然段,升華情感: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兒子”這個充滿讀血緣、充滿親情的字眼帶到文章中去,再一起來深情地讀一讀。(課件出示改過的句子,教師適量引讀。)
⑹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這沒有喊出來的話里包含著怎樣的情感?(齊答:深沉的父愛、父親對兒子的愛。)
4、句段小結:
是的,做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忠于職守,他是無愧的;做為一個父親,他和天下父母一樣舔犢情深。在生死關頭,老漢做出的重大抉擇,表現出的大愛讓我們為之動容。他的身上,充滿著崇高的人格魅力,閃耀著燦爛的人性光輝。
5、課文中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漢的形象,為什么卻用“橋”為題目?(課件出示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