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半截蠟燭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劇本這種文學形式,領悟其是怎樣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2、通過合作演一演劇本,閱讀感悟劇本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等描寫,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劇本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在演一演劇本的過程中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靜。
難點:讓學生在演劇本的語言實踐中自覺融入到劇情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流程
一、揭題導入,了解什么叫“劇本”
1、板書課題:12* 半截蠟燭
2、默讀課前導語,了解什么叫“劇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劇本”內容
1、自由認真讀課文,思考:劇本與我們平常學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反饋交流
2、了解劇本里故事發生的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3、了解劇本里講到的人物:伯諾德夫人和她的兒子杰克、女兒杰奎琳。
4、了解劇情:為了保住半截蠟燭中的秘密情報,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取得最后的勝利。
三、以演促讀,感悟“劇本”人物形象
1、學生討論如何演好劇本。
2、指導試演課文其中一段:學生小組合作試演;指名上臺演;指導學生利用括號里的提示語演好人物,并補寫提示語。
3、師引說:這時,三個德國軍官闖了進來:好黑的屋子,為什么不點蠟燭呢?蠟燭被點著了,此時,伯諾德夫人怎么做?
4、指導學生演好伯諾德夫人鎮定自若的樣子。
5、伯諾德夫人的辦法失敗了,蠟燭又被點著了,此時此刻,杰克會在心里想些什么呢?
6、了解“潛臺詞”,并演好杰克。
7、杰克端走蠟燭沒成功,那小女兒杰克琳是怎么樣和敵人斗智的呢?學生討論、演一演。
四、總結課文,升華主題
從保護半截蠟燭的整個過程來看,你覺得伯諾德一家怎么樣?
五、課外作業
1、續編“劇本”:屋外的風漸漸小了,三個德國軍官走遠了,杰奎琳端著熄滅了的蠟燭從樓梯上下來。伯諾德一家這個時候又有什么精彩的對話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當一回編導續寫劇本,注意劇本的特點。
2、演劇本:有興趣的同學課間演一演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