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練習
[學習要求]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綠線中的三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一說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 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閱讀提示]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贊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兒女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課文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斗,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相當細膩。課文可分四段: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寫伯諾德夫人把裝著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第二段(第三自然段),寫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第三段(第四、五自然段),寫大兒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機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第四段(第六、七自然段),寫小女兒杰奎琳在萬分危急關頭,借上樓睡覺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定的動作、神情、語言和緊張激烈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去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同學們閱讀學習的重點。
[字詞點擊]
1.讀讀本課生字,你注意到了嗎:
諾(nuò),聲母是“n”不是“l”。
琳(lín),芯(xīn)是前鼻音,而盯(dīng)是后鼻音。
這些是南京方言的同學容易混淆的,讀準了,多讀幾遍。
2.寫寫本課生字,寫前仔細觀察:
有6個生字是左右結構,而且多為左窄右寬的結構,寫時要注意間架結構的比例安排。“厄“為半包圍結構,注意“廠”橫畫抬高,撇畫稍長,留出右下“ ”的位置。
[疑難解析]
在“閱讀提示”中我們已強調課文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定的動作、神情、語言和緊張激烈的心理活動的描寫是我們閱讀理解的重點。我們不妨試看兩例:
1.“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
這里的“蒼白”不是外貌,是神情。孩子們已經意識到危險即將發生,他們擔心秘密暴露,所以面色蒼白。“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母親急中生智,端來油燈,吹滅蠟燭,一場危機暫時過去了。但只要德國兵不走,危險仍隨時可能發生,所以說危機只是“似乎”過去了。
2.“杰奎琳鎮定地把蠟燭端起來,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上樓去了。”
一個小小的女孩子,在母親與哥哥的努力相繼失敗之后,在蠟燭即將熄滅的千鈞一發之際,以自己的天真嬌小為掩護,成功地騙過幾名德國軍官,拿走了危險的蠟燭,你看她“鎮定地端起”,還“道過晚安”才上樓去,從容、鎮靜得令人欽佩。
課文中這樣的精彩句段還有一些。請你劃出描寫伯諾德一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有關句段,讀一讀,給重點詞語加上著重號,再把自己體會到的眉批在書上空白處。
[品評賞析]
課文的故事情節充滿懸念,扣人心弦,循著下面的示意圖的線索再讀課文,你會領略到故事的一波三折,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