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蠟燭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3.通過品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習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裝有絕密情報)
2.是呀,這是非同尋常的半截蠟燭。然而,一天晚上,敵人乘著夜色突然闖入伯諾德夫人的小屋,并順手——引說:點燃了桌上的蠟燭,(板:點燃)伯諾德夫人巧妙地把它——引說:吹熄,(板:吹熄)可是敵人又——引說:重新點燃,(板:重新點燃)杰克借外出搬柴的機會想——引說:把蠟燭端走,(板:端走)敵人卻一把——引說:奪回,(板:奪回)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最后時刻,杰奎琳終于成功地把蠟燭——引說:拿上樓。(板:拿上樓)
3.故事一波三折(畫上連接線),扣人心弦。雖然沒有炮火硝煙,卻危機重重,險象環生。
師:老師反復研讀《半截蠟燭》這篇課文后,感受頗深,有兩個貫穿全文的問題想問問大家。我想讓大家也細細品讀一下這篇文章,來猜猜老師會問哪兩個問題。
二、深入學習課文
㈠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內容,尋找問題和所提問題的答案。
㈡隨機交流。
⒈伯諾德夫人知道,萬一蠟燭燃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
(學生感受這半截蠟燭的重要性,這半截蠟燭是一顆定時炸彈,蠟燭當著敵人的面燒到金屬管后熄滅之時,就是嚴重后果發生之時。伯諾德夫人一家的斗爭,將圍繞著不讓蠟燭當著敵人的面自然熄滅。)
⒉伯諾德夫人的努力。
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的孩子,急忙從廚房取出一盞油燈放在桌上。“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說著,輕輕把蠟燭吹熄。
(感受伯諾德夫人著急,擔心,機智,鎮定……)板書:急忙、輕輕。
伯諾德夫人的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想想此時的伯諾德夫人會強調哪個詞?(指導學生各抒己見,鼓勵深挖。了解無論強調哪個詞都是為了在避免敵人的懷疑的前提下,巧妙地熄滅蠟燭,保住那半截蠟燭。)
⒊大兒子杰克的努力。
⑴這時候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說著伸手端起燭臺朝門口走去,屋子里頓時暗了許多。
感受慢慢(板書)杰克讓自己顯得更平靜,更自然些,不讓敵人看出破綻。
⑵中尉的表現。
讓學生感受敵人只是覺得暗了,很生氣,如果杰克急速端走,敵人聯系伯諾德夫人的表現就會懷疑這半截蠟燭了。
⑶在斗爭的最后時刻,他從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
讓學生感受到必須搬回木材,不然會引起敵人的懷疑。(板書:從容)默默地坐待的可能是蠟燭燃燒金屬管處的自動熄滅,秘密的暴露,情報站的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