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魚鉤 教案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
1. 學習重點字詞
2. 訓練運用圈劃的讀書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畫中關鍵詞語的作用,體會從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多種角度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
3.訓練朗讀能力
4.培養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概括故事、分析人物、品讀語句、理解主旨
2.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外貌,語言,神態,動作描寫的含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小病號(“我”)的描寫與中心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魚鉤是什么顏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題目卻是<<金色的魚鉤>>,這是怎么回事呢? (板書:金色的魚鉤)
二 . 新授:
(一).展示目標:見上面?? (ppt課件)
(二). 前提測評:
1.聽寫字詞:(之后互評)
2.正音. (flash中的多音字)
(三):
1. 師背景介紹:(flash)
2. 長征路線圖展示(flash)
(四):
1.快速讀文,本文講了一件什么故事?(ppt課件第四個)
生: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位紅軍老班長為了照顧三個傷病員而犧牲的故事。
生:這篇課文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接受黨組織交給的任務,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自己忍饑挨餓,結果倒在草地邊上的故事。
(學生概括完后打開flash 的表格)
2.再讀課文理清文章順序。(flash)
3.. 劃分段落。
我們可以知道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照顧病號”----“班長救病號”----“病號救班長”-----“懷念班長”,文章可以分成四部分。你劃分從哪到哪?(flash)
( 一 1—2 二 3—23 三24---33 四 34)
4. 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呢?(老班長)對他的刻畫主要從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完成的,我們來找一下(在書上畫出來)并說出其含義。
a 外貌描寫:(第2 8 21 22 23 28 段)
含義:劃出描寫班長外貌的詞句
全文有六處描寫班長的外貌,這是課文思路的主線。這六處是:
課文第2節,班長一"出場"就寫了他的外貌:"個兒挺高,......兩鬢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寫是在第8節,小梁看見班長吃病號吃剩的魚骨頭,他"皺緊眉頭硬咽下去。"
課文21節里,寫病號們不肯喝魚湯時,"班長皺起眉頭"。
課文22節,寫班長看見大家把魚湯喝完后,"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課文23節里,當大家走到草地邊上時,又對班長的外貌進行描述:"老班長雖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
課文里最后一次寫老班長的外貌,是在28節里,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睜開眼睛,看見我端著的魚湯"。
b 動作和語言描寫:(找幾處不唯一,自由說)
c ppt的第5個展示“神態描寫”的語句,從文中畫出來。
5 這篇文章除了通過老班長的外表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之外,還通過“我”的神態、動作、語言來襯托老班長的內心。(同學們從課文中畫出有關的句子。)
6 本文是刻畫老班長,為什么寫“我“呢?(討論) (反面襯托)
7 分析老班長的性格特征。(板書)舍己為人? 忠于黨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