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說課稿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篇課文——《晏子使楚》
一、說教材。
本單元所選的古詩文,以記人敘事為主,所刻畫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學習本單元要通過反復誦讀課文,認真體會文章的思想內涵,著重欣賞人物形象,受到多方面的人文熏陶。
這篇課文屬一篇較為淺顯的文言文,記敘了春秋時期,晏子出使楚國,面對楚王的三次污辱挑釁,巧施辯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成功地維護了個人和國家的尊嚴。文章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展示人物精神風貌,用墨不多,但論辯雙方的神態、辯詞的鋒芒,皆表現得準確傳神。楚王起初目空一切、傲慢驕橫,而后反被奚落,尷尬難堪,晏子始終以國家尊嚴為重、巧妙周旋,不卑不亢、機智勇敢,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說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①正確理解文中的字詞句,積累重點文言詞;②欣賞品味人物語言,感悟人物形象;
過程、方法目標:①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自譯文本;②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再現當時生動的情境,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晏子出使楚國時所表現出來的愛國情懷,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教學重點:積累文中重點文言詞,品味語言,感悟形象。
教學難點:理解晏子反駁楚王語言的思維邏輯。
三、說教法、學法。
說教法。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根據學情、本課的教材特點和教學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選擇誦讀指導法、問題教學法、賞析法等。
(1)朗讀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所以在教學中要重視朗讀,尤其是文言文。
(2)賞析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所以帶領學生賞析文章是本堂課的重要方法。
(3)使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使課堂講解顯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說學法
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a、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b、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d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說、敢說,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表各自見解,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健康情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主要設計了“故事導入、激發興趣——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潛心體悟、研讀晏子,深入體悟、品味語言——體驗心理,創讀文本——收束全文,拓展延伸”六大板塊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