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九單元“幻想與想象”第86-87頁詩歌《我想》學生分析:本班學生為城郊小學生,學生具備較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能獨立識字讀文,但想象力狹促,在表達能力上略顯薄弱。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詩歌,作者充分發揮想象和幻想,寫出“我”小小的愿望。全詩共5節,前4節結構基本相同,寫出自己的愿望,最后一節用兩行躍出一片童趣。全詩以“想”為詩眼,生發豐富的幻想,展現兒童美好、純真的內心世界。詩中采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語言凝練、意境優美,細心品讀、模仿創編,對培養學生的審美、創新能力非常有益。
教學目標:
1、認字5個,繼續練習獨立識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歌,體會詩歌的結構,想象詩歌的意境。
3、激發學生追求美事物的心愿望,結合詩的寫作特點,大膽嘗試,仿照前三個小節編寫一節。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歌,體會詩歌的結構,想象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追求美事物的心愿望,進行仿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想
孩子們能用這個字組詞嗎?
生組詞(相機板書“幻想”、“想象”)
今天咱們就一起進入一個幻想和想象的世界
2、cai:課題 生齊讀課題 補充板書“我想”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我想干什么?想知道嗎?
用自己的方式自由讀,標出小節,把課文讀準確、通順
2.總共幾小節?生:5個小節
指名朗讀 師生檢查朗讀正確與否
3.齊讀課文,邊讀邊想“我”有幾個愿望——4個
我的愿望可真多啊!
三、深入學習,品讀說寫
(一)引導學習1小節
1.我的第一個愿望是什么?引讀“我想把手兒接在桃樹枝上”
是什么? 生匯報 師板書“手兒 接”
2.營造氛圍,引導感悟
cai:手接在桃樹上
⑴手兒接在桃樹枝上,桃樹枝細細的、長長的,它還,引讀 “帶著一串花苞隨著風兒悠蕩”
⑵一串串桃花散發出迷人的香氣,閉上眼睛,用心聞一聞,你聞到了嗎?
再讀一讀“帶著……”生齊讀
⑶桃花開了,是春天輕輕走來,用你的心去感受吧:春風拂過樹梢,撫摸著嬌嫩的花苞,輕輕的,溫柔的,你感受到了嗎?
再讀“帶著……”生齊讀
⑷桃樹枝再微風中輕輕搖晃,出示“悠蕩” 這個詞應該讀出怎樣的感覺?
生體會慢、長, 指名讀 齊讀“悠蕩”
⑸這一悠,悠出了——生接讀“布谷鳥的聲聲歌唱”
板書“悠——”這個破折號告訴我們要把“悠”讀得長一些
生齊讀“悠啊,悠——”
3.cai:春景
春天來了,到處鳥語花香,你有哪些感受?指名回答
cai:第一小節
讀出你的感受 指名2-3生讀
4.其他也感受到的孩子,咱們一起來讀第一小節,把你的小手也接到春天的桃樹枝上 生齊讀5.美麗的春天印在你腦子里了嗎?能看著板書再來背一背嗎?生齊備第一小節
(二)合作學習2、3小節
1.我還有哪些愿望?
自由讀2、3小節,找出我的愿望,用橫線勾畫下來
匯報:把腳丫連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板書:“腳丫 連 眼睛 裝”
cai:腳丫連在柳樹根上 眼睛裝在風箏上
2.我把腳丫連在柳樹根上能干什么呢?把眼睛裝在風箏上又能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