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童年的發現
教學課題童年的發現課型新授課時第一課時導學目標1. 認識本課7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3.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準備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內容預設預設可能導學策略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二、循題讀文,理解“發現”1.自由朗讀文章,學習生字,注意“澄”字的發音。 學生可能會比較驚訝和佩服,都會說出他的聰明、機智、愛動腦、愛思考等。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九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猜測一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 1.默讀課文,思考:“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2.反復朗讀課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這段話中畫出集中描寫“我”童年的發現的句子。3.仔細地讀讀著幾句話,并用自己的話轉述。 內容預設預設可能導學策略 2.朗讀這兩句話,比較兩句話表達上的不同,體會表達的具體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過程1.根據學習計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課堂交流3.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有關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四、作業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學生可能會交流:(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2)我們一起找老師請教,老師給我們解答……(3)老師的解答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4)我對“九月懷胎”進行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有了偉大的“發現”。 學生會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嘿”“哈”等詞語,體會發現的來之不 4.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有沒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達更簡潔。 1.默讀課文,思考:“我”那非凡的發現,是怎樣發現的? 2.學習計劃:(1)找出有關的句段。 (2)在白紙上畫出簡單的發現 內容預設預設可能導學策略把它概括成一句話或一個詞語。 四、作業1.抄寫課文中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易,從而更能體會出發現后的興奮之情。流程圖。板書設計 8、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