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主讀書,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師讀《呼蘭河傳》(節選)(見班網)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童年很快樂)
2、生介紹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黑龍江省呼蘭縣人,原名張乃瑩。在蕭紅不到10年的創作生涯中,為祖國文學寶庫留下了近百萬字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出版于1941年。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祖父的園子》就節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讓我們一起合作者感受童年生活的樂趣。(板書課題)
二、 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課文寫了作者在祖父的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3、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①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②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③誤把狗尾草當谷穗留下不鏟除
④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⑤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⑥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⑦用草帽遮臉睡覺
思考:從這些童年生活的情境中可以看出什么?(作者對童年生活念念不忘。)
三、體會作者的心情
1、默讀課文:體會“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用筆勾出相關句子,并在旁邊批注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學生找句子,談體會,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體會到“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我”在祖父的園子里是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例: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
這些富有孩子氣的語言,同樣富有詩情畫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樣子描繪出來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黃瓜、玉米、蝴蝶都是有靈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樂的,不受約束的,由著自己的性子生長的。它們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陽也不過問。這樣的感受,當然與作者的自由快樂是分不開的,用自由而富有靈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會如此無拘無束!
3、師:園子是作者童年的樂園,給了她自由,給了她快樂,所以這個園子在她心中,才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溫馨,那樣的難以忘懷。你覺得,她的自由快樂,還來源于什么人嗎?(領她到園子的慈愛的祖父)所以她稱園子是祖父的園子!
四、領悟表達特點
討論: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作者留心觀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寫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課外延伸
建議課外閱讀《呼蘭河傳》。
課外作業:
1、抄寫詞語,聽寫詞語。
2、完成練習冊。
3、基礎練習:抄寫文中abb形式的詞,自己再寫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