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園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我在園中的自由快樂;感受祖父對“我”深深的疼愛;體會園中景物的自由快樂,體會作者眷戀童年美好生活和懷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2、讀準7個生字“蚱、嗡、啃、櫻、蚌、嘟、倭、瓢”,了解方言“倭瓜”。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我在園中的趣事及描寫園中景物自由與快樂的語段。
4、感受課文中出現的反復手法的運用,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5、感受蕭紅語言樸實、平和、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其它作品的愿望。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與“我”之間濃濃的親情。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難點:品味蕭紅語言中反復手法運用的妙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1、板書好課題。讀題。
2、選自《呼蘭河傳》,作者是蕭紅.
3、出示原著中的一句話:
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園子,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4、質疑:當你讀到這句話時,你想知道什么?
梳理主要問題如下:
祖父是怎樣一個人?
后園又是怎樣的一個園子?
為什么說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明確初讀要求
幻燈片投影出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
2)想一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二)檢查初讀情況。
1、檢查生字:嗡嗡啃樹櫻桃蚌殼嘟嘟水瓢
2、詞語分類教學
(1)出示詞語一(全班女生讀):蜜蜂 蝴蝶 蜻蜓 螞蚱 讀準:螞蚱màzha
(2)出示詞語二(全班男生讀):倭瓜黃瓜 玉米 谷穗注意“倭”的讀音。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長得圓圓的小南瓜叫“倭瓜”。
(3)出示詞語三:栽花拔草 下種鏟地澆菜
3、整體感知。讀了課文,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三、走進“園子”,感受美麗
1、感受祖父的園子是個美麗的、充滿生機的。
祖父的園子很美麗,充滿生機,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它的美麗與生機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17兩個自然段,劃出句子來讀一讀?
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蜜蜂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圓滾滾,就像一個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
(1)欣賞圖片。
(2)引讀: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過渡;你還從哪些句子感受到園中的美麗與生機?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1)出示句子。
(2)自由讀,談感受。結合感受,隨機朗讀。
睡醒了的花,天上逛的鳥,在說話的蟲子,多么富有童趣的語言,多么自在、悠閑啊!你能通過朗讀讀出這份自在與悠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