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陽·童年·駱駝隊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了解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關注,想象課文描寫的童年生活畫面。
2、能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圍繞關于“駱駝隊”的回憶來表現童年生活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回顧童年的幾件往事。
1、復習生字詞。
2、回顧童年的幾件往事。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板書:看咀嚼
談鈴鐺
想剪毛
問去向
二、精讀感悟,解讀童年幾件往事。
(一)看咀嚼
先讓學生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1.在文中找出描寫駱駝咀嚼樣子的句子。
出示: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
2.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駱駝吃草時候的情景?
學生匯報:
外貌、神態、動作
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
3、出示“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1)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三個“那樣”?
(2)比較句子:
丑的臉,長的牙,安靜的態度。
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如果把這三個“那樣”去掉,再讀讀,感覺有什么不同呢?
4、體會作者對駱駝的喜愛之請。
例如:
作者小時侯為什么這樣仔細地觀察駱駝咀嚼?
(二)談鈴鐺
1、想想作者和爸爸對鈴鐺的作用分別有著怎樣的看法?
學生匯報,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2、“我”為什么會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隨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3、請發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談談自己對鈴鐺作用的看法。
(三)小結學習看咀嚼和談鈴鐺的方法,
1、讀文段;2、讀畫面,析句子,想畫面;3、體會感情。
(四)根據學習方法和學習提示,讓學生自學想剪毛和問去向,再集體交流。
學習提示:
1、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
此刻的小英子看到了,她想怎樣呢?
2、11—14自然段是我和媽媽的對話,自由讀,想想那段對話圍繞什么來寫?
3、想想那段對話圍繞什么來寫?
4、體會作者對駱駝的感情。
集體交流:
想剪毛:
1、師引讀: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了,太陽特別曖和,拉駱駝的人把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
此刻的小英子看到了,她想怎樣呢?
解釋:反穿大羊皮
2、出示: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
3、品讀句子,體會感情。
問去向:
師:11—14自然段是我和媽媽的對話,自由讀,想想那段對話圍繞什么來寫?
1、想想那段對話圍繞什么來寫?
2、體會作者對駱駝的感情。
3、分角色朗讀。
(五)品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對童年的懷念之情。
1、找出有關的句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又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又聽見緩緩悅耳的駱駝聲。童年又重領于我的心頭。”